“真的太讨厌了,男朋友送我的红色法拉利太土了,直男就这审美吗?”、“和闺蜜去逛街,店员居然以为我是女儿,闺蜜是我妈?太气了,现在的店员真不会看人!“……你是不是看过或者听过这样类似的话,这些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抱怨,但实际上却在疯狂炫耀自己,并不忘踩一脚别人。这样的文风,被称为“凡尔赛文学”。

近日,一个微博认证为作家的网友“蒙淇淇77”,再次引爆“凡学”。她的微博记录着她在北京的富贵生活,以及与一个把她宠到天上去的完美爱人的恩爱日常,引发网友自发用着同样文体,进行“万物皆可凡尔赛”的造句大赛,以此表达对这种矫揉造作语言风格的反讽。说到底,“凡学”的背后,还是虚荣二字在作祟。希望分享美好、得到他人认可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分享一旦用力过猛,只会适得其反。须知,与其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象,不如努力去抓住真实的幸福。

凡尔赛文学为什么会成为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走红)(1)

万物皆可凡尔赛

事件回放

明贬暗褒先抑后扬 “凡尔赛文学”登上热搜

凡尔赛文学,又称“凡学”。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文体,即以平静淡泊的口吻,“不经意”地炫富、秀恩爱。

比如:“三年前我第一次去别墅区,杭州西溪融庄,问阿姨住几楼啊?她一脸不耐烦地说,没有几楼!都是几区几栋,一栋都是我家!后来我在北京换了别墅,人口申报,工作人员说地址要补全,准确到几零几。我轻轻说,不好意思,您再看看。他看了看说,啊,别墅区,不好意思。我说没关系,我以前也不知道。”

或者:“去年有阵子难过得要死,特别想哭,给他打电话,他说哭吧,我说一个人在家哭太惨了,要去维多利亚港哭。他说好,于是订了最早的机票。当晚我们就到了香港。维港夜景闪耀又温暖,他从后面抱着我,我从没哭得那么痛快过。那时就发誓,要赚很多很多钱,在他难过时也陪他去巴黎哭,去纽约哭,去伦敦哭。”

凡尔赛文学为什么会成为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走红)(2)

凡尔赛文学为什么会成为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走红)(3)

网友“蒙淇淇77”微博

以上2篇,均为网友“蒙淇淇77”的创作,从中可感受到“凡学”遣词造句的讲究。这些看起来比霸总言情小说还狗血的“生活记录”,让网友们燃起了浓浓的吐槽欲与创作欲,“反凡尔赛文学应运而生”。其中最热门的是这样一段:“今天和谢广坤聊天时突然想起一件事。我每天都吃大葱蘸酱,他就买了一车大葱。每次我想拿大葱来蘸酱时,就找他。他怕我腻歪,买了不同产地的大葱。章丘的,临沂的,菏泽的,胶州的,枣庄的,我每天都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细节处的甜,才最动人。”

要知道,只是轻微地“凡一凡”,大家或许还会出于社交礼貌,为你点个赞。但要是“凡”的程度过高,到了霸总言情小说都望尘莫及的程度,只会招来无情的戳穿。

面对自己的爆红,“蒙淇淇77”在采访中一再强调,她写的内容都来自真实生活,但她并未为这一点提供任何直接的证据,反倒是删掉了不少被质疑盗图、涉嫌职业歧视的微博。目前看来,此事之后会不会翻转还真不好说。

凡尔赛文学为什么会成为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走红)(4)

凡尔赛的含义

使用重点

只要是可夸的事 万物皆可凡尔赛

“凡尔赛”这个词最早出自日本漫画家池田理代子以凡尔赛宫为地点创作的漫画《凡尔赛玫瑰》,这部少女漫画的元老级作品当年在日本大获成功,被接连改编成动画、真人电影和舞台剧。这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浪漫历史剧,于1972年开始在当地杂志上连载。由于该漫画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贵族气息。

凡尔赛文学为什么会成为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走红)(5)

漫画《凡尔赛玫瑰》

后来,“凡尔赛”被网络博主引申到社交平台,用来形容一种表演高级人生的精神。今年5月,微博博主@小奶球就开设《凡尔赛公开课》。而这则视频也是目前国内互联网最早的凡尔赛文学系统教程,小奶球老师也被视作“凡学鼻祖”。凡学精髓有三:明贬暗褒,先抑后扬;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除了文字上,想要学好凡学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表情与定位,比如哭笑不得的表情包最适合表达凡学中那种“淡淡的无奈”,而朋友圈定位最好选择“品牌旗舰店”、“高档小区”和“头等舱休息室”,能够在不经意之中提升高级感。

记住,只要是可夸耀的事,万物皆可凡尔赛。

“凡学"扩展

小说和影视剧中早有涉猎

其实,凡学并不是新鲜事物,比如亦舒笔下的女郎们,她们开着兰博基尼或奔驰,穿着开司米、真丝衫、卡其裤,戴着大宝石项链……安妮宝贝笔下的女性,穿戴不一定是奢侈品,但一定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清冷气质。她们的典型形象是,“穿着松松垮垮的很大的牛仔裤,黑色的蕾丝内衣,一头海藻般的浓密长发散乱地铺在背上”。她笔下的男性尤其热衷白衬衫,短发或平头,有运动习惯,肌肉匀称结实。

在郭敬明的《小时代》中,也可以看见这类文体的影子。例如文中主角顾里曾经讲过:“我告诉你,小孩子很简单的,难道你还不清楚吗?一个两岁的小孩,需要的仅仅是一条温暖的爱马仕毛毯,然后再塞一个LV的钱包到他手里,就行了。实在不行,你再给他挂上一条梵克雅宝的项链,喷一点娇兰的帝王之水,这两管猛药一下去,就算是孟姜女投胎,他也立刻闭嘴不哭”。

凡尔赛文学为什么会成为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走红)(6)

《小时代》海报

影视剧中的“凡学”,同样刻画得入木三分。还记得《武林外传》里的韩娟儿吗?她才是“凡尔赛文学”的鼻祖。毕竟,当韩娟说出“天天红烧肉女儿红,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的时候,佟掌柜几集之前还在忍受李大嘴做的的红烧胖大海。再看如今的都市生活剧,职场剧,还是言情偶像剧,男主角基本都是“高富帅”,一心一意守护在女主角身边,好好地当“二十四孝男友”,跟“蒙淇淇77”微博里的完美爱人相比,毫不逊色。而跟现实生活比起来,这样的男主角,太少太少。

凡尔赛文学为什么会成为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走红)(7)

《武林外传》里的韩娟

一些思考

真实的幸福才能经得起洗练

如果硬要拿完美道德的标准来衡量,此次“凡尔赛文学”的出圈,炫耀招摇者不可鼓励,公开地冷嘲热讽似乎又有失风度,是个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结局。

当然有人会说,“凡学”只是某些人的生活方式,用不着上纲上线。但随着“凡学家”们的粉丝越来越多,模仿写作者越来越多,这样的“文字炫富”也可能会误导一些缺少判断力的人,甚至给一些人提供伪装“贵族”人设的范本。毕竟,在网红经济的时代,流量为王,哪管是好还是坏。

说到底,“凡学”的背后,还是虚荣二字在作祟。希望分享美好、得到他人认可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分享一旦用力过猛,只会适得其反。须知,美好生活不应该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不应该以炫富攀比为荣。与其研习“凡尔赛文学”,倒不如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也只有真实的幸福和满足感,才能经得起洗练。

封面新闻综合 周琴 资料据澎湃新闻、扬子晚报网、北京日报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