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去向一直是个迷,并且围绕着秦始皇传国玉玺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比如传国玉玺到底是不是以和氏璧为材料制成的。这个问题我在悟空问答里回答过。

现在看来是有点自己打自己脸了。因为,尽管以和氏璧的厚度来看,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所制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是根据《秦代传国玉玺揭秘》里专家学者所述,秦始皇传国玉玺很可能是有两枚。一枚是由和氏璧所制,另外一枚则是蓝田玉的。

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去向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什么朝代掉的(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去向)(1)

影视剧中的和氏璧

这枚玉玺是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时以和氏璧为材料制作完成。玉工将丞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个字刻在了玉玺上。从此和氏璧不再,传国玉玺出世。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什么朝代掉的(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去向)(2)

网络图,非实物

但在公元前219年(秦二十八年),秦始皇巡游天下,在洞庭湖遇见罕见的风浪,情况危急。无奈之下将传国玉玺抛入洞庭湖,于是风浪止。从此不仅失去了传国玉玺,也失去了和氏璧。

这便是秦始皇的第一枚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去向。

秦始皇的第二枚传国玉玺:蓝田玉所制,命途多舛,最终下落不明

但是,玉玺,作为国之象征。秦始皇不能没有玉玺吧。于是便又叫玉工用蓝田玉制作了一枚传国玉玺。这便是秦始皇的第二枚玉玺。这枚玉玺上刻的字与第一枚也不同。玺文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也有人据此玺文,认为这枚玉玺是由司马家族伪造的。

这枚蓝田玉玉玺也是有着非常曲折的命运。

这枚玉玺在秦始皇死后被传到了秦二世手里,秦二世又传给公子婴。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据说,子婴是跪着献出玉玺的。汉承秦制,汉高祖刘邦继承了秦国的制度,将这枚玉玺看作是自己正统权利的象征。有了这枚玉玺,便是受命于天,于是玉玺被一代代帝王所珍视。直到王莽篡权。这枚玉玺原本是由王莽的姑母汉孝元太后,也就是王政君保存,王莽一直设法想得到这枚玉玺。终于有一天王政君一怒之下怒摔玉玺,玉玺被摔坏了一个角,王莽用黄金镶补缺口,从此也有了“金镶玉”一说。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什么朝代掉的(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去向)(3)

到了新莽末期,汉高祖九世孙刘秀自立为光武帝,定都洛阳。蓝田玉传国玉玺也到了他的手里,之后传东汉12帝。

东汉末年,天下又大乱。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的时候,意外的在井底发现了这枚玉玺,还差点导致杀身之祸。后来是拿玉玺跟袁术交换了一些兵马。孙坚确实是发现了玉玺,玉玺也到了袁术手里,只是过程却不是自愿交换。而是袁术扣押了孙坚的夫人,孙坚以玉玺换了夫人。这枚玉玺在袁术的手里,并没有圆了他的皇帝梦。袁术死后,玉玺又复归大汉汉献帝手里。最终落入曹操的手里。曹操并未称帝,倒是他的儿子曹丕圆了皇帝梦。从汉献帝手里接过了玉玺后,曹丕还在这颗玉玺上加了一行小字:“魏受汉传国之玺。”这才是真真的自欺欺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朝代更替中,玉玺也几经周转。五胡乱华,玉玺由南朝承袭。后又在齐、梁、陈辗转,隋灭陈,唐灭隋,这枚蓝田玉传国玉玺世代相传。唐朝末年,在末帝李从珂带领全家携玉玺登玄武楼自焚后,玉玺就再也不见于历史文献了。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什么朝代掉的(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去向)(4)

至此,无论是和氏璧的传国玉玺还是蓝田玉的传国玉玺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有人问,秦始皇传国玉玺若是能找到,价值几何?这里,我也想问一个问题:两枚传国玉玺,一枚是由珍贵的和氏璧为材料制作,但另外一枚蓝田玉玉玺在朝代更替中,几经辗转。显然更有历史价值,那么,哪一枚的价值更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