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水溶肥这个词时,就感觉十分惊诧,水溶肥竟是这么好的肥料?

这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既然有这么好的肥料,那还等什么呢?为啥不赶紧做啊!做出来让老百姓赶紧用啊,我们也赶紧挣钱啊。

也因此我才真正走进了肥的世界。

这个事还得从头说起。

大概是06年或者07年的秋天,时间长了,记的不太准确。

在广东惠东县举办了一个水溶肥高峰论谈会,我们单位也在受邀之列。

机缘巧合,我参加了这个论谈,这个会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国内每年都有很多次这样的论谈。

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肥的认识。

从此,我才真正走进了肥料这个行业。

我所工作的单位是个化工企业,主要就是做化肥。

那个时候,化肥已开始过剩,竞争十分激烈,都想在新产品开发上有新的突破。

水溶肥就是在这个时候引入肥料行业的。国内生产才刚刚起步,市场上卖的基本上都是国外进口的产品。

我们单位也成立了一个攻关小组,才开始介入这个领域,正处在摸索、收集资料、学习、实验阶段。

一把手挂帅,总工牵头,研发部长是主要成员。

他们都是科班出身,专业知识十分扎实,在行业中有很高的知名度。

虽说我和他们是同事,却是做行政工作的,对肥料只能说是见过,听说过而已。

和他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次广东开会,原本是由总工和开发部长俩人去的。

临出发前,总工有事去不了,阴差阳错,这才变成了我和开发部长去广东。

这样的会,部长参加的多了,觉着讲的很一般,甚至很无聊。我是第一次参加,听这么专业的课,觉着很新奇。

专家说: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都在使用水溶肥,逐步减少复合肥的用量,这是趋势。

它的优势十分明显,省水、省工、省肥、环保、营养全面、可增产、提高质量。

比如,美国、以色列、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用。

尤其是以色列通过大力发展滴灌这种方式,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欧洲的菜篮子。

水肥的配制方法(大量元素水肥料)(1)

我被这张图所震撼。

更让我心动的是徐闻县的县长讲的故事。

他们有个香蕉园,2000亩地,施一次肥,50个工人要一周时间,现在用滴灌设备,10个工人,7个小时完成。

结果比人工干的还漂亮。

水肥的配制方法(大量元素水肥料)(2)

你听听,这就是一次农业革命,它必将取代人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听了这些你还会无动于衷?

我们还等什么,赶快做呀,不会学呀。别人能做,我们也能做,再难也要把它做成了。

当时,我就是这个想法。

这里要说明一下,设施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增加一些相应的设施,用于改善温度、环境、灌溉、育苗等等方面。

比如说安装大棚,铺设滴灌带,这些都是。

设施农业主要用在经济作物上,大田用的很少。主要是费用高,收益少的原因。

有了设施,就只能用水溶肥了,如果肥料中有残渣,会把滴灌的过滤器、出水口堵死。

这样设施就废掉了。

现在想起来,还清楚得记的,当时我就和打了鸡血一样,睡不着,也不困,兴奋,充满了激情。

那几天,课,我听的非常仔细,生怕漏掉一句话,一个词。

记录也认真,竞然把发的那个本子记满了。

有不懂的地方就问。

实际上,当时有关水溶肥的问题,我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该问些啥。

现在想想,有点可笑。

也不管人家是多大的专家、教授,还是协会部委领导,亦或是工程技术人员,水溶肥的推广使用者,反正见人就问。

管他呢,他们也不知道我是谁。

我问的问题有些很深奥,有些却很低级。专家也常常会莫名其妙,这是个什么问题呀?

那个时侯,我什么也顾不上,满脑子都是问题。

用什么设备?微量元素有那些?我们加那些?那里去找?

怎么样把残渣去除干净?磷元素选那种?结块怎么办?

包装怎么选?使用方法怎么写?适用作物是那些?怎么申请肥料登记证?等等。

有十万个为什么在等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