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3》已经在电影院上映,许多网友再次掀起疑惑,这些猩猩怎么拍的?其实有点常识就知道这是靠特效完成的,那么这些丰富的表情和复杂的动作,特效如何做到呢?其实这些猩猩全都是人演的。

《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后简称《猩球3》)已开画,凯撒带领的猿族大军再次登陆内地院线,“猩球崛起三部曲”是福斯对“人猿星球”系列的重新启动。

猩球崛起的猩猩是真的吗(猩球崛起的猩猩全是假的)(1)

首部曲于2011年推出的时候就备受好评,而后面的续集并没有重蹈“续集不行”的覆辙,影片口碑随着格局的升级而高涨,《猩球3》目前IMDb评分7.9分,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3%,Metacritic评分82分,是整个三部曲作品中口碑最好的一部。

第一次动作捕捉出现在27年前

上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约翰逊提出了动作捕捉技术,起初这项技术运用在医疗事业,后来进入了影视领域。简单来说,就是把真人表演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借助技术把表演者的动作表情记录下来。

修图师需要将演员“PS”掉,取而代之的是经由渲染得到的逼真的猩猩模样。一般修图师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P图”,然后动画师才能将猩猩与演员动作表情合二为一。

为了达到更立体的环境效果,还要将户外拍摄的环境添加进猩猩运动画面中。此外,还需要对猩猩的毛发、皱纹等进行更精致的处理。

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虽然光学动作捕捉技术的成熟度很高,又非常精准,但全套设备的造价和使用成本非常之高。“设备使用前的调试就非常麻烦”。

比如,拍摄现场有几十个摄像机,每一个反光点在每个摄像机的位置都不同。因此就要对每一个摄像机的参数进行修正,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标定流程,“一般要花费三到四个小时”。而这个时候,只要随便碰一下,所有的一切就要再次重新标定。

另外,其精准度也是打折扣的。因为发光贴片都是绑定在演员的外表皮肤上,所以最终得到的数据是皮肤层面的运动数据,而动作模拟需要的是骨骼的数据,所以就要有一个算法来进行修正,反算骨骼的动作。

惯性动作捕捉技术可以避免这些不足,它是利用传感器的组合来采集人的动作姿态,然后使用无线技术输送到电脑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便携性对技术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演员所需要的设备只要一个小箱子就能装下”。

但要真正实现惯性动作捕捉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培育过程。 “电影的制作流程是很成熟化的一套工作,如果要将光学动作捕捉改为惯性动作捕捉,就意味着要调整很多东西。”

猩球崛起的猩猩是真的吗(猩球崛起的猩猩全是假的)(2)

猩猩的动作如何捕捉?

之前的动作捕捉系统只能在一个专属的大棚之内完成,《猩球崛起》首次实现了在户外实景完成动作捕捉过程。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之前要用动作捕捉技术完成一个角色,譬如咕噜姆,首先必须要求安迪·瑟金斯与演对手戏的演员演一遍,这时他不用穿特制的衣服,然后又要安迪·瑟金斯再到棚里穿着特制衣服对着空气重复一遍刚才的表演,这一遍用于收集动作捕捉数据。

然后再将根据第二遍表演数据做出来的CG角色安放到第一遍中,替代安迪·瑟金斯本人。这种做法的缺陷显而易见,要演员对着空气重复之前的表演,看来只有安迪·瑟金斯这么出色的演员才能做到,但可惜这种人不多,而且后期CG角色与环境匹配起来光线、角度之类的都会有瑕疵。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电影会越来越成熟,未来或许我们能看到完美的猩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