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王思臣
6月15日出版的《河南日报》
从“七证集成”升级为“十五证集成”,加速洛阳“多证集成、一照通行”改革迈入2.0模式;18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奋力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格力电器(洛阳)中央空调智能制造基地、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丰李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3 1”新型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新型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
近年来,洛阳高新区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围绕开放引领,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推进高新区、自创区、自贸区“三区融合”,全力打造“双向开放先行区、改革创新活力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洛阳都市圈建设排头兵和新引擎。
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营商环境示范高地
近日,在洛阳工作的董女士来到综合服务中心大厅,在提交了身份证、房产证、契税发票等资料后,顺利完成了住房公积金提取,整个过程仅用时5分钟。
综合服务中心大楼
洛阳高新区创造条件开通住房公积金统办业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就近办理,大大方便了辖区企业和群众。
“让网络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是高新区聚焦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生动缩影。
不只是服务大厅,在高新区机关各部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为民办实事,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下基层,进企业,解决了一大批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天元双创孵化中心
依托“互联网 政务服务”,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把群众期盼的“少跑腿、就近办、材料少、速度快、环境优”作为工作目标,在便民惠企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经验做法:
开设企业开办快捷专区,将注册登记、公章刻制、税务信息确认、社保开户、公积金办理统一纳入“一窗办理”,开办企业两小时完成,在全市率先推出免费为新办企业刻制公章服务,实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聚焦企业需求开设特色服务窗口,优化简易注销“单一窗口”;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将842项省、市、区三级审批权限整合集中到审批综合窗口,打造了从“1”到“1 N”的审批服务新模式;拓展便民利企领域,在全市县(市)区率先开设不动产、公积金服务窗口,不断为产业升级、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创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洛阳高新区产业基地
高新区充分运用园区科技优势,一次次攻坚,一次次突破,一次次超越,逐渐形成“科技 服务”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在更好服务企业、群众的同时,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也收获了企业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高新区正抓住与自贸区、自创区“三区叠加”的战略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职能整合,提升办事效率,加速“三区融合”发展。如今,改革产生的“蝴蝶效应”正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逐步显现。
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 构建场域载体“强磁场”
仲夏时节,在洛阳综合保税区二期建设现场,新修建的火炬大道西侧,气势恢弘的口岸作业区综合服务楼、智能卡口、围网及巡检道路、查验和监管仓库、检疫检验处理场所等工程已经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整齐列队,昂首挺胸迎接即将到来的封关验收。
今年以来,高新区充分利用先行先试优势,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实施“91861”合理有效投资行动,18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万邦国际物流园、中航锂电动力电池技改扩能、涧光石化高端装备基地等项目快速推进,奋力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洛阳综保区是洛阳高新区、自贸区、自创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四大国家战略的核心区域,规划布局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保税研发区、口岸作业区“四大功能分区”。目前,洛阳综保区已经吸引了一批高端企业入驻,成为洛阳吸引国外产品、资金、技术的重要平台。未来,洛阳综保区将进一步发挥进出口贸易的拉动作用,带动洛阳经济快速发展。
正在现场准备迎接验收的市综合保税区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朝晖介绍,洛阳综保区验收通过以后,将扶持本土企业稳定国内市场,拓展国际业务,助力本地农特产业外向型发展;同时与各县(市)区加强政府间合作,与科研机构、外向型企业等开展市场化合作,开辟通道、整合资源、政策互补,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释放平台红利,实现洛阳的进出口贸易成倍增长。
双瑞风电叶片畅销国内市场
“高新区把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2021年10个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中,已开工9个,开工率达90%。一季度共入库重大项目41个,总投资280.72亿元。”洛阳高新区(自贸区洛阳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莉表示,该区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对全区87个重点项目实行副县级以上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联合分包制度。积极做好项目建设全流程的要素服务保障,确保重点项目按规划要求和时间节点保质保量推进,不断筑牢“三区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底。
聚焦创新驱动开放引领 “三区融合”高质量发展
5月下旬,刚刚建成投产的格力电器(洛阳)中央空调智能制造基地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散热器沿着自动生产线历经多道工序组装完成,经过加工组成的外机装箱后被码垛机器人整理成堆。几分钟后,一台“洛阳造”格力空调就诞生了。
目前,洛阳格力已正式运行两条内机生产线和两条外机生产线,离最初设计的“三内三外”全面启动仅一步之遥,日产量也从年初的3000台左右攀升至万台,实现满负荷生产。
格力洛阳中央空调生产基地一角
在一路之隔的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总装车间,一批新能源客车在加快组装生产,车间另一侧的成品展示区,一台台崭新的新能源清洁车、环卫车等专用车辆整齐排列,等待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
吸引格力、银隆入洛发展布局的,正是高新区日益强大的场域载体“气场”。
近年来,高新区加强政策、技术等要素汇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构建中西部地区场域载体“强磁场”。
目前已经建成格力电器(洛阳)中央空调智能制造基地、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丰李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3 1”新型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了新型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
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总装车间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聚集产业的场域载体,让高新区在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构建中西部地区场域载体,厚植洛阳都市圈建设高质量发展优势上有了底气。
“作为洛阳对外开放的龙头,我们将抓住国家战略‘三区叠加’机遇,释放重大开放平台建设红利,提升重大战略平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业务创新,推动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战略与洛阳综保区实现‘五区联动’,实现要素整合、资源共享、效应协同。”洛阳市副市长、洛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胡加彬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提升开放能级,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汇聚奋勇争先、务实重干、更加出彩的磅礴力量,勇挑重担、大胆作为、锐意创新,在洛阳都市圈建设中谱写高新画卷、展现高新担当。
本文图片由洛阳高新区提供
编辑:洛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