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许多人认为社会上“阴柔之风”盛行,“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在青少年中蔓延非常快,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

“娘化”现象,一般指男子穿着女性服饰或进行装扮后达到女性化外貌。他们大多为拥有标致五官的年轻男性,在穿上女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属性。

其实这“阴柔之风”并非近些年的产物。本来中国传统男性文学形象中就有一类经典:奶油小生。《白蛇传》许仙、《天仙配》董永、《西厢记》张生还有梁山伯等等,他们的形象基本是翘着兰花指、肩不能扛、弱不禁风,动作轻手轻脚、局促得紧。

为什么抵制阴柔风(日渐盛行的阴柔)(1)

网络图片(侵删)

但很多人认为,“阴柔之风”盛行让人缺少了“阳刚之气”,在网络上还出现了“拯救男孩”的说法,希望能够培养男孩的男子汉气概。“娘化”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能因为一个男子着装像女性,就让他无法在社会立足。无论是古代,还是今时,都是如此。而且在多元化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包容这些并不一定是主流的现象。

但所谓包容,是指允许其生存,并不是鼓励、支持,甚至不是放任。

因为毕竟我们不是狩猎社会,不是农耕社会,体力已经不是决定一个男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况且对美的定义,以及对美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无可厚非。

但这股阴柔之风的盛行,我认为并不是好事。尤其是流量明星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扭曲了他们对于成功的定义,甚至让他们放弃人生的可能性,把颜值当成唯一的资本。刘慈欣在《三体》中说,和平年代越久,人们的审美越趋于女性化,只有在战争年代,大众有对雄性力量的安全需求,社会才会塑造线条硬朗、作风粗犷的硬汉形象。

所以说,“阴柔之风”是现象,是观念的变化产生的现象。究其本质,物质生活与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男子气概”没有那么高的需求了。比如动荡年代,穷苦年代,哪个女人会想嫁给一个“娘炮”?这样的人大概率是性格像女人,遇事犹豫,怕事,很难在艰苦环境下支撑一个家庭。

之所以说阴柔之风的盛行不是好事,是因为我们现在并非高枕无忧的太平盛世,战争、灾害、人祸从来都不曾远去,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必备思想。虽然笔者可以包容这股“阴柔之风”,但我依然希望这股风不要太过盛行,我们的这一代、下一代男人,有个真正的“男人样”。

为什么抵制阴柔风(日渐盛行的阴柔)(2)

这样的广告,恕我无法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