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深圳如何作答?近日,深圳银保监局制定《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工作方案》,通过建机制、促创新、优服务、提质效等措施,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深圳样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深圳保险行业感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深圳保险行业感受(深圳保险行业联合探索服务新市民的)

深圳保险行业感受

南都讯 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深圳如何作答?近日,深圳银保监局制定《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工作方案》,通过建机制、促创新、优服务、提质效等措施,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深圳样板”。

如何服务新市民,同样是深圳保险的重要课题。按照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日前发布的“成绩单”,2021年深圳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26.51亿元,同比增长4.23%;深圳保险分支机构总资产5328.61亿元,同比增长10.94%;保险法人机构总资产5.75万亿元,同比增长5.31%。全年累计赔付支出466亿元,同比增长27.31%。南都湾财社记者从深圳保协了解到,目前,深圳各保险机构陆续聚焦新市民金融需求,发力“六心”服务,探索服务新市民的深圳保险经验。

18家保险机构参与,深圳“惠民保”领跑

为进一步完善深圳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提高医保个人账户结余的使用效率,满足参保人多层次、差异化健康保障需求,根据深圳市政府相关政策要求,深圳保险业推出深圳专属(团体)医疗险和深圳专属重疾险。

据深圳保协透露,目前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友邦人寿等18家深圳分公司共同参与,与全国同类惠民保险产品相比,保费收入位列首位。

守护新市民的健康,保险同样有创新举措。记者从深圳保协了解到,今年初,由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国任财险深圳分公司共同承保的一款健康保险产品“鹏城保”,一年最低保费为99元,市民最高可获350万元医疗保障。

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保障灵活就业群体

让新市民安居乐业,并让灵活就业群体有保障,一直是深圳金融服务的探索方向。针对中小微企业新市民较多的特点,深圳国寿结合深圳地区中小微企业特点,研发出包括国寿工业保、国寿交通保、国寿商铺保、国寿护家保、国寿新兴保、国寿专精特新保、国寿科技保等7个产品组合在内的专属团单产品组合。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人寿财险“居家乐-出租无忧”累计服务个人客户16700人,为社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超过85.81亿元。

而针对快递小哥、滴滴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平安人寿通过健康 承诺"健康有关怀,就医有安排",提供了包括在线问诊、挂号预约协助、住院及手术安排、陪诊服务等举措。

新华保险方面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已连续五年为深圳市中心城区2万余名环卫工人赠送每人10万元意外伤害保险,保额累计近100亿元。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新市民数量庞大。”深圳保协对此称,在深圳银保监局的指导下,深圳各保险机构通过建机制、促创新、优服务、提质效等措施,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