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央视元宵晚会,请了凤凰传奇,但只有玲花去了。

因为组合的另一个人,曾毅,被困在村里:

村长不让走!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1)

看到村长两个字,在家里被“关”得究极无聊的网友们就又开始了:

当曾毅踏出村口第一步,村长:有些人,就是——

死皮不要脸。

你可了高贵,可了苗条。

还在那儿红哒哒白哒哒。

把党支部号召当耳旁风。

......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2)

一层一层往下盖楼,玩得旁观者忍不住怀疑,就过了个春节,大家都上了河南话培训班?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3)

这些话,虽然是文字,却自带河南话口音和村头大喇叭音效。读一句,脑子里就蹦出了河南网红村支书的喊话声音,就连说话的语气和断句,都不自觉跟村支书一样。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很多人都无法用正常语气,读出下面的句子和数字:

4008208820。

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在岸上走。

烤面筋,烤面筋,我的烤面筋。

Are u ok ?

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试音到此结束,听力考试现在开始。

要么按照别人的节奏读,要么是只能唱出来。

甚至,读/唱的时候脑子里还会自动补上相应表情或者视频:

第一,我不叫喂,我叫楚雨荨。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4)

傅文佩,你有本事抢男人,你没本事开门吗?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5)

影流之主。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6)

为什么一段平平无奇没有任何标注的文字,能自带音效和画面,达到语音和视频的效果?

双管齐下,记忆爆炸

自带音效的文字都有一个共同点:已完成。即都被别人演绎过,或者干脆就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

当我们接受到这句话的信息时,句子的读法包括读音、断句、语气、重读,读的人的音色等,都是固定的

比如数字:

4008208820

读的是一个女声,方式是唱读,断句为400/ 820/ 8820,后两个8重读。

这种读法形成了一种范式,当此范式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烙在你记忆时,你就会形成条件反射,看见这段数字就不自觉按照记忆里的范式读。

这种深刻印象,可能是因为首因效应。

先来看两个人。

A是一个小哥哥、善良、博学、聪明、毒舌、刻板、刚愎自用、直男。

B是一个直男、刚愎自用、刻板、毒舌、聪明、博学、善良、小哥哥。

第一印象是不是A很好B浑身毛病?即使看完了所有形容词,知道A和B完全一模一样,只是A先呈现了正面,B先呈现了负面,但记得最深的是不是第一个形容:A是小哥哥,B是直男?

这就是首因效应,最先接触的事物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感知或认知。第一印象一旦修成,就十分牢固,后续的印象修正会很困难。[1]

如果这个范式得到了网友追捧,比如雷总的Are u ok 和面筋哥的 烤面筋,占据网友快乐源泉的半壁江山,那就更容易加深首因效应影响。自己一个人在某个冷门地方看到vs在热搜上跟大家一起看到,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烤面筋还不火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觉得好土,叉掉,没什么印象。

在热搜上看到烤面筋的鬼畜视频时,心里忍不住想,几万人转评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听不进去是不是审美不太对?于是越听越上头。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7)

在放大镜效应下,这种范式迅速席卷网上冲浪的人,逐渐就成了互联网上的一个梗。一说Are u ok,便想到雷总娇俏的笑颜,和他的经典ChineseEnglish。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8)

谎言重复一百次,也就成了真话

自带音效,可以归结为记忆问题。看到某些文字,就自动想起它广泛流传或者给你最深印象的范式。

那么,这些范式是如何成为记忆,且是所有与其有关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呢?

人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事,但不是每一件事都会被记得。人形成记忆的过程,就像word一样,输入文字,只有点击保存,才会保存。如果没点,那就白费。一段时间过去了,就跟没经历过一样,毫无记忆。

记忆形成有三个阶段:感官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2]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9)

感官记忆是信息从感官进入人的感觉记忆系统,嗅觉听觉触觉等,只保存很短的时间,大概只有0.25秒,一些稀松平常的感官记忆会在短时间后消失,而那些丰富的深刻的则会留下来进入下一步,短期记忆。[3]

短期记忆像个中央处理器,从感觉记忆来的信息存储在这里,也会对其进行整理,有用的信息经过编码后交到长期记忆,或者找到长期记忆里和短期记忆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加以联系。

所以它有个更形象的名字,工作记忆。

经过了短期记忆后的信息会成为长期记忆,顾名思义,长期记忆的保存时间更长,印象也相对深刻。

那怎么才能从短期记忆成为长期记忆呢?方法有两个,重复和组块。[4]

重复的方式有两种,维持复诵和引申复诵。维持复诵就是机械式的重复,比如同一个广告,循环几十遍乃至上百遍。

两元店的经典台词“统统两块,只要两块”,和英语考试的提醒“试音到此结束,听力考试现在开始”,这两句话能够自带音效,就是因为机械重复导致其朗读范式深入人心(也不排除有些人对这些文字特别敏感,所以记忆深刻)。

大多洗脑广告,也都是用的机械重复这个套路。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10)

引申复诵也是一种重复,不过有技巧得多。可以是理解式的复述,比如看完一篇资料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也可以是联想式的,比如背英语单词常用的联想记忆。

组块则是一种提高记忆效率的方式,比如电话号码,分成三部分xxx-xxx-xxxxx比平铺直叙干背11位数字容易且快速。

魔音乱耳

在记忆研究中,音乐一直都是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很多时候,纯粹的文字忘了就再也想不起了,通过一段旋律或节奏,即使只听一部分,却也能抽丝剥茧般想出歌词、歌名、作者,甚至与歌相关的人或事。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音乐都是先人们辅助记忆的手段。比如很多经典作品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都是通过诗歌、吟诵等方式口头代代相传,最后才被文字记录。[5]

现在,音乐也是协助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记忆障碍的方式之一。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11)

究其原因,在于音乐的节奏。学术界的一个共识是,和音乐有关的东西容易记住。小学生刚开始学拼音字母时,会编造专门的字母歌,因为好记。

比如日本的五十音歌。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12)

而在回忆时,音乐的节奏也能提供暗示和释放信息,像线索一样,拔出萝卜带出泥,根据旋律、节奏想起与之相关的东西。[6]

事实上,不是音乐,但节奏韵律比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句子,也比较容易记住。

比如: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即使毕业很多年,数学老师教的东西都忘光了,只要说出“奇变偶不变”这句话,后面那一句大多也能自动接上。

因为这句话简单且对称押韵,读起来顺口。

“你为什么能发语音”梗,很大部分都跟音乐记忆脱不了干系,洗脑神曲,更是音乐的锅了。

本来旋律性的东西就容易记住,洗脑神曲还加了多个加强记忆buff

简单直白:歌词能多简单就多简单,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重复:没有一首歌没有重复的旋律和歌词(如果有请砸死我,是我孤陋寡听了)。洗脑神曲更是把重复做到了极致——重复的旋律重复的直白煽情歌词,简明扼要直捣黄龙啊呸,直抓耳朵。

想你想你想你想到昏天黑地

电话打给你美女又在你怀里

我恨你恨你恨你恨到心血滴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我算来算去算来算去算到放弃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13)

:刺激多巴胺分泌。

400 820 8820

欧巴江南style

大背头,BB机,舞池里的007

以上三句分别乘以2倍速放慢,你品品,仔细品品。

不等第二个字儿挤出来就点了叉。

你的耳朵有条“虫”

洗脑神曲屠脑之后,一大后遗症是无法控制自己的阅读,看着文字会不自觉掉入别人的范式中,配上音效。还有一大后果是,余音绕耳三日不停,耳朵里长条“虫”。

此虫非彼虫,耳虫没有实体,特指某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的现象,就像虫子一样,让人心痒痒,也有称“认知瘙痒”或“不自主音乐想象”,没播放了歌还在耳朵里嗡嗡响个不停,让人忍不住回想。[7]

研究发现,不止神曲,很多音乐都能造成耳虫,70年国庆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一提起壹读君脑子里王菲的声音就又开始了。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14)

造成的耳虫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度播放,“惯性”停不下来了。也可能与记忆激活有关,音乐激活了相关记忆。还有的研究认为,容易耳虫的人部分脑区皮层更薄。

刊登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的文章Earworms (stuck song syndrome): towards a natural history of intrusive thoughts 中指出,造成耳虫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音乐,余音绕耳不停的大都是音乐的一小段[8]:

副歌33%

其他部分(通常只有一两句)27%

也有28%的人,余音绕耳了整首歌。

河南普通话培训机构(大家过年都上了个河南话培训班吧)(15)

一般来说,耳虫不会导致什么伤害,前提是你不想。你越想,心可能会越烦。

就像几个人拿着唢呐围着你吹。

至于如何避免耳虫,学者们也贴心给了一些建议:

  1. 以毒攻毒,换一首。
  2. 顺其自然,心静自然凉。
  3. 嚼口香糖。这可能是对抗耳虫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嚼口香糖激活嘴和下颚,分散大脑的注意力。

最后,睡觉是万能的。没有什么是睡觉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睡两天。

参考资料:

1.吴艳红, 朱滢. 连续分心实验中的系列位置效应[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8(1):121-126.

2-6:超普通心理学/记忆 wiki

7.耳虫 wiki

8.Beaman C P , Williams T I . Earworms ('stuck song syndrome'): Towards a natural history of intrusive thoughts[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9, 101(Pt 4):637-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