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著名的“中国马头琴之乡”。在这里,马头琴几乎为人人所钟爱。不仅仅因为马头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因为,也许没有哪一种乐器能像马头琴那样,如此酣畅淋漓、一往情深地表达蒙古族人的心声了。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草青草又黄。在季节的轮回更替里,一代代蒙古族人策马奔腾,尽情驰骋。马背上,是一颗颗激昂滚烫的心。下了马,他们会再拿起心爱的马头琴。对着长天,对着满天的夕阳,对着这无边的过去与未来,倾情演奏。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2)

2019把马头琴在查干湖畔盛大合奏。

深沉、优雅、雄壮、温婉……日里夜里,醒里梦里,都有这琴声为伴了。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3)

传承人在查干花中学指导。

在郭尔罗斯,早期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和,尤其是与蒙古族的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特色与韵味。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4)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5)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6)

前郭县有43所中小学校开设马头琴专业课。

近现代,在郭尔罗斯涌现了张青宝(1895年—1946年)、韩清云(已故)、包相文(已故)等一批民间艺人,都是马头琴演奏的名家。据考证,现存于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的一把清代马头琴及演奏者的照片,是丹麦学者哈士伦于1936年在前郭尔罗斯王府搜集,即是张青宝和他演奏时使用的“潮尔”。2008年7月,张青宝之子张承轩在家中指认了这张照片,证实了该“潮尔”是目前发现仅存的近代郭尔罗斯马头琴。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7)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8)

在郭尔罗斯,马头琴不但在一些正式而隆重的场合演奏,也出现在民间的婚礼仪典,以及亲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中;既可为歌伴奏,亦可独奏曲目。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可分为原生民歌,如《朱色烈》《八雅铃》;英雄史诗曲牌,如《奔马调》《打仗调》;马步调,即表现马形象的曲调;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琴曲,如《荷银花》《莫德烈》等;汉族古老曲调,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近年来,郭尔罗斯的马头琴演奏家们还创作了很多马头琴新曲目,包括闻名省内外的《英雄的牧马人》《腾飞的前郭尔罗斯》《驯马手》《驼群》《郭尔罗斯情》等等。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9)

马头琴艺术在前郭县文化建设中,极其重要,被提到文化战略的品牌地位。2006年8月4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正式命名前郭县为“中国马头琴之乡”,2006年9月1日,前郭县成立50周年大庆活动中,1199名马头琴选手在广场齐奏,经审定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2008年7月17日,北京奥运火炬到达前郭县城区时,县政府组织2008名马头琴选手进行广场齐奏,刷新了本县创造的原吉尼斯世界纪录。2019年7月13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2019把马头琴在查干湖畔盛大合奏,再次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10)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包嘎日迪一家。

今天,在郭尔罗斯有几位马头琴代表性传承人。包嘎日迪,是前郭尔罗斯草原上著名的马头琴演奏艺人。1990年以来,任前郭县草原文化馆乌兰牧骑文艺队的马头琴手,在蒙古族聚居的查干花镇,他常年创办少儿马头琴培训班,招收学员,亲自任教,是前郭县少儿学习马头琴的第一任教员。琴艺精湛的包嘎日迪,还被松原市人民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白巴图,1992年6月至今在前郭县查干花镇蒙古族小学担任民教副校长,他积极推进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使得该校在2015年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11)

赵金宝马头琴独奏。

此外,还有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的赵金宝、班布尔、萨仁满都拉、华文晓,查干花镇草原文化馆的朝鲁蒙等,都是本地区著名马头琴演奏员。目前,班布尔是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马头琴首席演奏员,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马头琴大赛并获奖。

马头琴之乡(马头琴声正悠扬)(12)

滔滔松花江,江水长又长。如果你愿意,就去郭尔罗斯美丽的草原上走走吧。在大雁南飞、秋声阵阵的时候,你随时可能邂逅一位马头琴艺术家,或者正沉浸在美妙琴声里的普通老人与孩子。因为在那里,琴声正在,并且永远悠扬……(图片由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提供)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伊秀丽 王桂珍 王小微

编辑:吴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