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4月22日,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德赛电池,证券代码:000049)召开2021年度股东大会,就《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分红派息方案》等多个议案进行了审议和投票,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参与了此次股东大会并对相关议案投同意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深圳德赛电池深度分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深圳德赛电池深度分析(提升订单管理应对材料涨价)

深圳德赛电池深度分析

集微网消息,4月22日,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德赛电池,证券代码:000049)召开2021年度股东大会,就《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分红派息方案》等多个议案进行了审议和投票,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参与了此次股东大会并对相关议案投同意票。

会后,爱集微与德赛电池总经理何文彬、董秘王锋等就公司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手机电池业务连续两年下滑,储能、智能穿戴等新业务崛起

近期,德赛电池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71亿元,同比增长0.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增长1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6亿元,同比增长16.04%。基本每股收益2.6423元。

据了解,德赛电池为控股型企业,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其中惠州电池和长沙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储能电池的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和越南蓝微主营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

从主要产品实际销售情况来看,BMS(电源管理系统)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6.66亿元,PACK(封装集成)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59.95亿元(包含向内部公司销售额)。

智能手机电池业务方面,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德赛电池连续两年出现下滑。但总体营业收入仍保持正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产品电池业务持续增长,目前在营收中的占比已达15.04%;储能业务总出货量41.7万台套,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205.79%;持续参与多个客户AR/VR项目,出货量爆发式增长。

提升订单管理应对材料涨价,稳步推进储能电芯项目

近期芯片与原材料的短缺并带来价格上涨,面对原材料短缺带来的影响,德赛电池总经理何文彬指出,“公司持续做好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加强长周期物料的订单管理。很多的关键物料,客户会参与到我们的上游供应链的谈判里,所以相对来说成本传导也没有那么大的阻力。总体来说,公司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能够较为顺畅的向下游传导, 对公司影响不大。”

“另外,我们跟大客户的业务合作模式,基本上决定了成本的计算方式都是比较清晰的,比如物料清单成本是多少,然后管理费用等各方面都基本上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价模式,所以上下游的成本波动比较容易达成统一的意见。”何文彬补充到。

行业周知,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目前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行业火爆,对于这个领域的布局。何文彬表示,“多年来,公司一直专注于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业务领域,现阶段, 公司正在积极拓宽业务口径,在强化现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在产业链进行业务延伸,开展储能电芯业务、SIP 封装业务、整机组装业务,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及智能控制产业服务商。”

据悉,德赛电池在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控股子公司,建设“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生产中心。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储能电芯业务预计2023年才能投产。

“电芯项目一期建设4GWh产能,二期、三期都是8GWh,目前来讲还是在规划阶段。经过过去几年行业的变化发展,我们这个时候投入,在技术路线选择,产品趋势选择等方面,确定性会更加高一些,会走得更稳些。”何文彬指出,“德赛电池的储能封装业务目前有较好的客户基础,预期能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储能电芯业务团队及厂区都处于建设阶段,2022年预期不会产生销售收入,顺利的话预计2023年二季度开始量产。”

目前,德赛电池在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积累了较好的产品技术经验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电芯是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具备较好的电芯能力是电池行业竞争的重要竞争力体现,在“双碳时代”背景下,储能电芯行业的战略性机会出现,德赛电池在储能封装集成业务方面已经有较好的积累,规划布局建设储能电芯能力是德赛电池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校对/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