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大家伙应该都不陌生吧,按照常规武器的轻重级别划分,它属于一种小口径的轻型火炮,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度很高,以座钣承受后坐力,一般采用炮口填装弹药(一些口径较大的采用尾部填装),轻便灵活,简单易操,常伴随步兵作为一种中轻火力压制武器,诞生至今一直占据着陆军装备的一席之地,是步兵极为重要的常规武器。

古斯塔夫超重型高射炮(古斯塔夫巨炮硬核火力)(1)

迫击炮一般按照口径大小可分为三类:大口径、中口径、小口径,从几十毫米到上百毫米不等,大一点的也不过200~300毫米,像前苏联的2S4重型迫击炮,口径达240毫米,是现役迫击炮中口径最大的一种。

就当前来说,24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已经算是超大口径的,但与接下来小编要介绍的这款迫击炮比起来,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口径600毫米的迫击炮见过吗?

古斯塔夫超重型高射炮(古斯塔夫巨炮硬核火力)(2)

就是这个大家伙,粗狂凶悍,威力无穷,这就是二战时期威震四海,风靡一时的德国卡尔重型迫击炮,也称卡尔臼炮。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军迷小伙伴有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脑子里是不是不由自主的联想起德国的另一件帝国末日神器——古斯塔夫巨炮,一样超级巨大的体量,粗大的炮管,卡尔迫击炮堪称缩小版的"古斯塔夫"。

虽说卡尔臼炮在"古斯塔夫"巨炮面前也只能算是个小弟,但体量小脾气可不小,"古斯塔夫"是个火爆脾气,一怒之下,百里坚石变焦土,而"小卡尔"发起火来可不比"古斯塔夫"差多少。

古斯塔夫超重型高射炮(古斯塔夫巨炮硬核火力)(3)

卡尔臼炮由德国莱茵公司研制,研制初衷是为了攻破号称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该炮长11.5米,宽3.16米,战斗全重达124吨,比两辆"虎"王坦克还要重,虽然跟大哥"古斯塔夫"一千多吨的重量比起来,确实有点小巫见大巫,但耐不住这家伙嘴大胃口也大啊,采用600毫米口径,跟"古斯塔夫"800毫米口径比起来也差不了太多,毕竟体量在那摆着,口径再大点,身体就压不住了,强大的后坐力也绝对吃不消,炮管采用8.8倍口径,因此显得特别的的粗短。不同于"古斯塔夫"铁轨机动的方式,卡尔臼炮是一种自行火炮,巨大的炮塔下面是一个宽大的底盘,能以自行的方式转移火炮发射阵地,这一点比起靠轨道机动的列车炮要强得多,远远看去就像一辆超级坦克一样,但它又不是坦克,因此外界送给它一个响亮的称呼——超级战车。

古斯塔夫超重型高射炮(古斯塔夫巨炮硬核火力)(4)

由于口径巨大,其弹药个头和重量也十分了得。其最初用的600毫米混凝土穿甲弹,弹长2.5米,重达2.17吨,内装药270千克,最远射程达4.3公里,这样的射程很容易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为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必须增加炮弹射程,因此1942年又研制出轻型混凝土穿甲弹,重1.7吨,内装药220千克,最大射程增加到6.6公里,弹头可以垂直贯穿2.5米混凝土,在防御工事内部爆炸,其威力之大,可见一斑。

1942年6月,德军调动4门卡尔臼炮队驻守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的苏军发动猛攻,前后分两个批次,共发射300多枚炮弹,同时,"古斯塔夫"巨炮也配合实施火力摧毁,在两种巨炮的毁灭性打击下,苏军一些极为坚硬的工事和弹药库完全被摧毁。

古斯塔夫超重型高射炮(古斯塔夫巨炮硬核火力)(5)

卡尔巨炮参加的最后一次战役发生在1945年4月11日,几门卡尔臼炮在柏林以南50公里处迎击苏联潮水般的进攻,但可惜的是,面对苏军强大的地面攻势,卡尔臼炮的滔天怒吼此时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螳臂当车,再难力挽狂澜,全部都淫灭在苏军的钢铁洪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