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燕云台》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追捧,随着剧情的发展,萧燕燕开始了她的执政之路,她杀掉了阻挡她执政的两个亲姐姐,又为了爱情在众目睽睽之下下嫁给了韩德让。萧燕燕所做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真的,这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姐妹之间就算有深仇大恨,也是血脉相连,她为何要痛下杀手?下嫁韩德让究竟是因为利益,还是忠于爱情?

历史上有萧太后和韩德让的故事吗(为何说辽国萧太后残忍又专情)(1)

萧太后画像

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字燕燕,是辽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小女儿。她还有两个姐姐,大姐胡辇,二姐名字不详,因为她嫁给了赵王耶律喜隐,史书称其为“赵王妃”。根据《辽史.萧思温传》记载,萧思温此人很不简单,他居然从侍中直接蹦到了宰相之位上。

辽穆宗耶律璟酗酒无度,喝醉了就酩酊大醉,谁也叫不醒,人送外号“睡王”,可他对身边的内侍却动辄杀戮。969年,穆宗去怀州打猎,猎到了一头熊,他非常高兴,回到宫殿就让内侍给他准备吃的,可内侍说厨房还没有做好饭,穆宗因此大怒,杀掉了所有的厨子。

内侍们见到皇帝大开杀戒,害怕自己小命不保,索性合起伙来把穆宗给杀了。当时萧思温离皇帝住处不远,他得知后立刻封锁消息,暗中请来穆宗的侄子耶律贤继位,这就是辽景宗。辽景宗很感谢萧思温的相助,因此给予他高官厚禄,并娶了他的女儿萧燕燕封为贵妃,那一年萧燕燕17岁。

萧思温教育女儿,不同于中原人的琴棋书画,而是从小就教她们骑马射箭,给她们讲治理国家的办法。在萧思温的教育下,大女儿胡辇成了一名骁勇善战的边关女将,小女儿萧燕燕则以“足智多谋”著称,辽景宗对她宠爱有加,在同年5月就立她为后。

辽穆宗在位19年,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耶律贤虽然是治国之才,但是幼年时父亲被杀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目睹了惨状的他从那时起就身体羸弱,所以他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萧燕燕,特许她可以称“朕”,代替自己上朝理政。

历史上有萧太后和韩德让的故事吗(为何说辽国萧太后残忍又专情)(2)

辽景宗耶律贤

萧燕燕治理国家的确很有一套,她仿照宋朝的治理方法,重用汉人发展文化、劝课农桑让老百姓学习种地,避免了游牧民族不会种地,在灾害来临时缺粮的情况发生、裁撤在军中指手画脚吃空饷的人,换上了一批忠实可靠的将领。在她的治理下,辽国的军事和经济文化越来发达,进入了中兴时期。

982年,体弱多病的耶律贤撒手人寰,留下了萧燕燕和12岁的耶律隆绪,面对朝堂上拥兵自重的太平王和赵王等人,萧燕燕显得有心无力。韩德让就是在此时出现,他以手中的兵力,用武力协助萧燕燕摄政,又撤掉了朝中不可靠的大臣,将很多不支持萧燕燕的大臣全部撤职,夺取了他们的权力。之后,韩德让派人把拥兵自重的贵族家属接到宫里,这些人立刻就不敢轻举妄动。

韩德让之所以为萧燕燕做这么多,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确实有感情。韩德让是秦王韩匡嗣之子,韩匡嗣和萧思温是好朋友,当年韩家向温家求娶过萧燕燕,并定下了婚约。只是因为辽景宗看上了萧燕燕,韩德让才不得不忍痛割爱,娶妻李氏,从此两人再无关系。

根据《辽史》记载,萧燕燕巩固政权后,把能给韩德让的高官厚禄都给他,韩德让身边有三百多人伺候,居住的地方有数千将士保卫,甚至有一次韩德让盛怒之下杀了辽国贵族耶律虎古,萧燕燕对他都没有任何处罚。由于官方史料要避帝王之嫌,所以对于两个人的关系记载模糊,但是也提到过,萧太后不准任何人在背后议论韩德让,违令者斩。

历史上有萧太后和韩德让的故事吗(为何说辽国萧太后残忍又专情)(3)

韩德让

在北宋出使辽国官员路振所写的《承绍录》中,记载了一段有关两人的故事。书中说韩德让位高权重,辽圣宗耶律隆绪年少,萧燕燕害怕韩德让有朝一日会造反,所以就借着两人曾经的感情,把自己献给了韩德让。她派人毒杀了韩德让的妻子,从此二人同案而食,萧太后还给韩德让生了一个儿子,封为楚王,赐姓耶律。

契丹人不讲汉人的传统礼教,按照契丹人的风俗,女子下嫁、寡嫂嫁给小叔子,都不是什么丑事,所以路振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从路振的记载来看,萧燕燕下嫁韩德让,首先是为了保全她儿子的皇位,其次才考虑到两个人的感情,其中掺杂着利益。不过作为一国执掌权力的太后,萧燕燕的确需要利用韩德让来稳固政权,然后才是他的妻子。

萧燕燕对爱情如此忠贞,为什么对自己的两个亲姐姐,却要痛下杀手呢?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在对亲姐姐下手的时候,既有萧燕燕的不得已,也有她的私心。辽景宗即位之初,为了安抚齐王耶律罨撒葛和赵王耶律喜隐,把萧燕燕的大姐嫁给了齐王,二姐嫁给了赵王。

耶律罨撒葛在辽穆宗在位时,曾经因为意图谋反被流放过,所以他再也不敢折腾,辽景宗继位几年后他就去世了,被追封为皇太叔,胡辇也被尊称为皇太妃。胡辇一生为国征战,长年镇守西北,萧燕燕对这个大姐非常敬佩,姐妹两人感情非常好。

历史上有萧太后和韩德让的故事吗(为何说辽国萧太后残忍又专情)(4)

耶律喜隐

可萧燕燕的二姐一家都很能折腾,她的丈夫耶律喜隐天生反骨,辽穆宗活着的时候他就喜欢造反,被带着手铐脚镣关外监狱里。辽景宗继位后把他放出来,册封赵王。公元974年,耶律喜隐再次起兵谋反,被人告发到辽景宗那里,辽景宗念他是宗室,只是把他降为了西南面招讨使。

980年,把造反当家常便饭的耶律喜隐又造反了,叛乱平定后,他被关进了祖州大狱严加看管。981年,耶律喜隐的儿子留礼寿,率领叛军攻打祖州大狱,企图救出喜隐,然后立他做皇帝。叛乱不出意外又失败了,辽景宗下令赐死留礼寿,仍然没有杀喜隐。

982年辽景宗觉得自己大限将至,怕喜隐以后还会造反,将其赐死。喜隐死后,二姐认为他的死和萧燕燕有关,所以就在一次家宴时给萧燕燕的酒里下了毒,没想到奸计被萧燕燕识破,逼迫二姐喝下了毒酒,随喜隐一起去了。

二姐的死是自作自受,那么大姐又因何而死呢?萧燕燕一向敬重大姐胡辇,与她无话不谈,她们之所以决裂,是因为萧燕燕和北宋签订的“檀渊之盟”。由于辽和北宋国力相当,打了25年都没打明白,所以双方干脆签订盟约,反正北宋有钱,每年给辽国二十万匹绢和十万两银子,双方就停战不打了。条约签订后,两国展开了贸易往来,致力于国家内部发展,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融。

宋朝每年进贡的钱,都归辽国中央所有,没有分发给贵族和将领们,这让胡辇十分不满,加上萧燕燕致力于国内发展,不太想打仗,这让胡辇认为妹妹是在针对她。1006年5月,胡辇纠结自己在西北的追随者,想趁妹妹到夏捺钵炭山避暑的时候,将她活捉。没想到萧燕燕提前得知了消息,将胡辇抓获并囚禁怀州,又活埋了她的党羽,为了永绝后患,不久后她将亲姐姐胡辇,赐死在监狱里。

历史上有萧太后和韩德让的故事吗(为何说辽国萧太后残忍又专情)(5)

辽景宗乾陵

1009年,萧燕燕把政权还给了儿子,和韩德让过起了平民百姓的日子。好日子没过几天,萧燕燕就去世了,与辽景宗合葬辽乾陵,两年后韩德让去世,葬在乾陵旁边,也算是可以守护所爱之人。这位辽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后,她的人生或喜或悲,失去过爱情也最终拥有了爱情,可她还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人,成了古代帝王口中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