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努力预防盲聋病症,而这个制度正是造成多数盲聋的根源——海伦·凯勒

对海伦·凯勒不是非常了解的朋友们,别怀疑,上面这句话是你认识的那个温顺的凯勒说的。

从时间角度来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连续和完整的,但他人笔下的人生不是!

当他人来总结或者出于某种目的塑造一个人形象时,你从他笔下或者嘴里了解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信息。

很多人了解到的海伦·凯勒是25岁之前的海伦·凯勒,而对于她之后64年的生活了解不多,因为她之后的生活“不适合”美国历史的选择,所以被“隐藏”了。

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的海伦·凯勒是因为我们语文课文中的那篇《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现在的情况(海伦凯勒大家并不陌生吧)(1)

还有她那一本世界闻名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许多朋友应该还以这个为题写过作文的吧。

海伦凯勒现在的情况(海伦凯勒大家并不陌生吧)(2)

《海伦·凯勒》是凯勒的一篇自传,讲述了从小因病致盲致聋的海伦·凯勒在她一生的老师和好友沙利文的帮助下学会写字和说话,并且在她24岁的时候顺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大学毕业,成为第一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聋哑人。

海伦凯勒现在的情况(海伦凯勒大家并不陌生吧)(3)

这个故事激励了世界上无数的人,告诉人们:

海伦·凯勒连这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你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这也是世界上无数国家将海伦·凯勒的故事放到教科书中的意义,激励和鼓舞年轻的人们。

但是,美国社会将她塑造成那样坚强的形象还有另外一个缘由,因为上面那句话后面还隐藏了一段没说出来:

如果做不到,那肯定是因为你做的不够好,而不是社会不够公平

海伦凯勒现在的情况(海伦凯勒大家并不陌生吧)(4)

美国那么努力的宣传凯勒的前半生就是为了营造美国社会公平的假象,人人都有向上爬的能力和途径,但实际上,海伦凯勒自己都不同意

中年的凯勒参观了很多的地方,了解到了工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后来她在她的著作《中流:我的后半生/Midstream:My Later Life》中写道:

我一度相信,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可以随意地塑造自己的生活。我克服了盲聋的障碍,这给我带来了足够的快乐。我还认为,只要投入到与生活的抗争中,任何人都能取得胜利。但是,走访了这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地方之后,我认识到,我对于自己知之甚少的事情说得过于肯定了。我忘记了自己的成功有一部分得益于我的出身和环境。现在,我懂得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向上爬的能力。

但是,遗憾的是,海伦·凯勒学会了说话,但是在她去世之后,历史的写作者让她失去了再次说话的能力。

“历史选择”了空留一个努力战胜困难的凯勒形象,而不是真实的海伦·凯勒。

《中流:我的后半生/Midstream:My Later Life》

很多人的一生都有这或那的“污点”,后人总会小心的去掉那些污点,而大体上保留他整体的形象,为什么大家了解到的海伦·凯勒基本就到了她大学毕业为止呢?

因为她后来成为了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这不符合美国价值观!

美国可能宣传海伦·凯勒的书房挂着一面代表社会主义的红旗吗?不可能!

美国可能宣传在俄国革命爆发后对这个新生的共产主义者国家大唱赞歌吗?不可能!

海伦凯勒现在的情况(海伦凯勒大家并不陌生吧)(5)

因为凯勒自身的特殊情况,所以对与自己相同的残障人士抱有深深的同情。

因为她自身的经历激励了无数的残障人士,她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名人,她打算用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做点什么。

一开始,她简化字母表,想让残障人士能够更方便的学习。但是后来她发现,这样做是解决了盲人学习的问题,但是却没有解决致盲的问题。

后来她转变方向,想从根本上解决致盲的问题,她发现很多盲人都是身处底层的人,有的因为工作原因致盲,有的因为没有经济条件治疗而逐步失去视力,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了底层人士生活更加困难。最终她得到结论:大部分盲人是社会底层,而这说明,某种程度上,社会阶级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拥有视力。

所以她更加热情投入到了社会主义的怀抱,在十月革命之后大唱共产主义赞歌:

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秩序中降生。看呐!在东方,一个男婴降生了!向前!同志们,齐向前!奔向俄罗斯的营火!迎接黎明!

她和马克·吐温是好友,两人都是大文学家,同样是最为知名的社会主义者之一。

在那个虽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已经颁发五十多年,但是黑人还是深受压迫的年代,在那个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实施种族政策——联邦政府种族隔离的年代,海伦·凯勒公开支持有色人种,并为他们捐款。

海伦凯勒现在的情况(海伦凯勒大家并不陌生吧)(6)

虽然凯勒的家族祖上曾经也是支持奴隶制度的,但是她本人坚决投身到了有色人种的自由权利斗争中。基于本身家族情况和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她在自传中曾这么自嘲到:

“没有一个国王在他的祖先中没有奴隶,也没有一个奴隶在他的祖先中没有国王。”"that there is no king who has not had a slave among his ancestors, and no slave who has not had a king among his."

她还支持妇女选举权运动,在那个妇女还没有选举权的年代为女性争取权益!

虽然那个年代,美国总统威尔逊针对无政府主义者、布尔什维主义和基金社会主义发起了“帕尔默大搜捕”,但她还是坚决的投身到社会主义之中,支持社会主义者尤金·V·德布斯的多次竞选总统活动。

在美国这个高速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高举共产主义大旗需要莫大的勇气,她也因此而遭受攻击。

《布鲁克林鹰报》的一位编辑曾对她大肆恭维,凯勒说“他对我的恭维是如此慷慨,我都不好意思提起”。

但是在她投身社会主义之后,却攻击她“错误(投身社会主义)源自她生理发育的明显缺陷”。

凯勒曾因为有生理缺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饱受赞扬,却也在立场不同时因此而受到攻击。

但是这样的攻击没有让她停下自己的脚步,她回击到:

《布鲁克林鹰报》太滑稽了,它在社会问题上又聋又哑,它维护着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我们努力预防盲聋病症,而这个制度正是造成多数盲聋的根源

海伦·凯勒非凡的一生

海伦凯勒的一生都在斗争。

青少年时,与生理缺陷做斗争,在听不见看不到的情况下努力学会了说话和写作。

长大后,她投身社会主义,帮助建立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为他们的言论自由奋斗;在当时情况下支持和帮助有色人种社团,为他们的公平而努力;现身支持妇女权利活动,让美国不再是男人的美国;因为自身的特殊情况,她对残疾人的支持一生都不曾停止过。

虽然海伦·凯勒还支持优生学。在1915年,她写信赞成拒绝为有严重精神障碍或身体畸形的婴儿提供挽救生命的医疗程序,称他们的生命不值得,称他们很可能成为罪犯这点让箫叶不敢苟同。

但是,了解了海伦·凯勒完整的一生经历,让我觉得她成年之后的经历,更加值得让人称赞和铭记。

只是因为她身处美国,政治环境让她的后半生不让人熟知,只是知道她不甘命运的斗争。

而我们不是美国,更何况我们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呢?

海伦·凯勒的后半生值得我们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