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解:
孔子的弟子子夏说:用好色之心来喜好贤达之人,就是一个至善的人。古代女子生的有姿色的,男子就会喜欢并追求她,所以经传之文通谓女人为色。古今之人多好女色不好贤达之人,能将好色之心变为喜好贤达之人的心,这就是大善了。
所以说“侍奉父母,能竭其力”,这被称为小孝,因为儿子侍奉父亲,虽然能一直竭尽其力,但是这是他勤劳的缘故。
“侍奉君主,能忠心耿耿”,是说虽然是臣子侍奉君主,但是却不会只察言观色说好话,而看不到君主的缺点,他们极尽忠诚之心让君主改正缺点错误,而且不会考虑自己的身体,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就像鲁国的童汪踦一样,未成年却战死沙场,而孔子说:他把自己当成了成年人去出征,就应当按成人的礼节祭祀,臣子侍奉君主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是将君主放在了第一位,这就是大孝。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是说与朋友交往,虽然不能切磋琢磨学术,但是只要有约每次都会言而有信地赴约,从不失信于朋友,这就是大善。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是说人生知行此四事,虽曰未尝从师倾慕学问,然这些人行为之美,虽有学问也不是过错,我一定会称他们为有学问的人。
子夏名卜商,河南人,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去世后,他居住在西河郡教授学人,是魏文侯的老师。
孔子说:君子应当敦厚自重。如果不敦重,就无威严,还应当学习先王之道,以致博闻强识,就不会固步自封。固是坚固的意思,指人不能敦重,就无威严,学习也不能坚固。
在敦厚的基础上,对凡所亲近的人,都要求必须忠实可信,不能和忠实可信不如自己的人成为朋友。还要明白没有人不犯过错,犯了过错而不知道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如果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善,所以说过错是不可避免的,难得的是自己不愿意改正过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