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在基因检测中发现自己遗传了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最终选择了切除双侧乳房。

安吉丽娜.朱莉是美国著名女演员,素有“好莱坞性感女神”之美称,曾被评为美国“电影史上最性感的女明星”。朱莉性感的双唇、迷人的微笑和妩媚的眼神,不仅被誉为“男性杀手”,还被美国女同性恋者评为好莱坞女星中“性幻想”对象的第一名。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1)

就是这样一位兼才华与美貌、性感与成熟于一身的影视明星,最后不得不因为“癌症易患”的原因,最终选择了切除双侧乳房。

并没有患乳腺癌,仅仅是因为一个易感基因携带而切除乳房,朱莉这一行为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她是怎样发现的这一不良基因携带、不切除乳房又有多大几率能患上乳癌、遗传性乳癌又有多大危害、她这一行为到底有没有借鉴意义?带上这一系列疑问,一起来探究一下遗传性乳癌究竟是怎么回事。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2)

1990年,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直接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当时命名为乳腺癌1号基因,由于说的是乳腺癌(Breast Cancer),于是英文简称BRCA1,这一基因定位在体细胞核的第17号染色体上。1994年,研究者们在第13号染色体上又发现另外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于是按顺序称为BRCA2

实际上,正常BRCA 1/2是两种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基因,医学也称之为称为“抑癌基因”,这两种基因在调节人体细胞的复制、DNA损伤修复以及调控细胞的正常生长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正是有了BRCA 1/2的存在,才牢牢按住了乳腺细胞癌变的两扇门。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3)

可是,本是抑制细胞癌变的这对兄弟,在这里反倒成了癌症发病的罪魁祸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BRCA 1/2作为人体重要的抑癌基因,相当于人体内维持秩序的公安警察,在和兄弟部门的协同配合之下,共同维护着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参与DNA的损伤修复、基因转录、细胞周期调控以及细胞凋亡等多种重要的细胞活动。

在某种程度上,BRCA 1/2类似于人类社会的公权力。

正所谓,个人烂,烂一点,部门烂,烂一片。

BRCA 1/2的突变,使得制约部门失去了监管能力,导致了人体重要的监督、监察机制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其后果是使得某些细胞发生了监管盲区,直至发生恶性增殖,也就是癌变。研究发现,BRCA基因的突变,不仅增加了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也使得男性乳癌、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大大提高。据统计,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患卵巢癌的几率也可达到50%,而且和普通散发型乳腺癌相比,发病年龄大大提前。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4)

朱莉的母亲患卵巢癌,在与癌症斗争了十年后去世,那年刚刚56岁。朱莉目睹了母亲的不幸,曾反复咨询医生母亲年轻患癌的原因,最后,朱莉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朱莉为BRCA1突变基因携带者,也就是说,她一生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人。

2013年,37岁的朱莉将自己切除双侧乳腺的事情公布于众,她说:“做这个决定,觉得自己更强大了,也绝对没有丢失半点女人味。”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让更多的女性朋友了解遗传性乳腺癌,尤其是那些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让她们知道,即使有不良基因携带,她们仍有选择的余地。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5)

其实,如同人的出身无法选择一样,人体的携带的突变基因一样无法选择,这些来自父辈的不良基因的确构成了无法纠正的隐患。

据统计,我国每年乳腺癌患病人数大约为24.9万,其中有5-10%的与家族密切相关,而这里面有10-15%已经明确和BRCA1/2基因突变有关,其他可能的遗传基因还包括TP53、PTEN、CDH1、ATM等等。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的人群,父母双亲中,如果有一方为携带者,该突变基因遗传给子代的概率为50%。

在遗传性乳癌患者中,大多发病年龄偏小、恶性程度高,而且三阴性乳癌的几率远高于普通乳癌,也就预示着遗传性乳癌较普通乳癌有着更恶劣的不良预后。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6)

基于此,具有家族性的乳腺癌患者,常规建议直系亲属做乳腺癌相关基因检测,一旦发现的确具有突变遗传基因携带,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携带了这些遗传易感基因的人群究竟应该怎么办,是不是一定要像朱莉一样预防性切除易患靶器官呢?

答案是否定的。

先看看朱莉切除乳腺的背景:

1、事实上,朱莉的外祖母、母亲、姨妈都有类似疾病的经历,加上基因检测的结果,朱莉患者癌的可能性极大;

2、朱莉在做出乳腺切除的决定之前,曾做过乳腺癌风险评估,这个评估模式叫做盖尔风险模型,包括受检者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乳腺活检次数、活检提示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变,以及患乳腺癌的一级亲属的人数等5种因素。但该模型主要针对的是欧美人,目前还没有针对黄种人的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7)

3、除了乳腺癌易患以外,卵巢癌也是基因突变携带者的高危因素,而朱莉已经做好的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切除乳腺以后,预计在40以后切除双侧输卵管(很多遗传相关卵巢癌原发于输卵管),以预防卵巢癌的发生。

所以,朱莉做出的预防性乳腺切除,不是一时冲动或鲁莽的表现,是根据她自己的实际情况,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

但这一做法并不适合我国人群。在我国,对于遗传性突变基因携带者,国内医学也不推荐预防性乳腺切除。

1、人体各个器官都有患癌的可能,而且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一生患癌的几率难以预测。

2、即使有着乳腺癌高风险的易患因素,存在BRCA1/2基因突变,也并非肯定就会发生乳癌,况且我国的基因检测技术也并非已经非常成熟。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8)

3、朱莉的风险预测模型在我国还没有具体的标准,这一模型也不适合我国人群。

4、乳腺的切除对于女性的心理、身体伤害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伤害可能超过了癌症本身。

5、预防性器官切除,有可能引起公众的对于疾病的恐慌心理。

6、器官切除并非预防乳腺癌发生的唯一手段。

那么,一旦检测发现具有突变基因携带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可以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检,每年进行一次正规医院的乳房医学检查,然后根据情况20-40岁每2-3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或钼靶检查,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彩超或钼靶筛查。一旦发现不良乳腺结节,可及时给予根治性治疗。

切除乳房真的能预防乳腺癌吗(这位姑娘干脆切掉了乳房)(9)

总之,对于遗传性乳癌,预防性切除确实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但是由于涉及到伦理、心理、生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一方法还不能作为遗传性肿瘤的预防手段,期待医学进步,能早日找到一个万全的办法,把这一疾病彻底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