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中的勾、皴、点、染、擦均是最常见的基本笔法,尤其是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处处可见。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1)

▲杨留义《水色清心》

博林艺术馆藏

首先我们讲到的是勾,或者称之为勾勒。运笔勾勒将物体的外轮廓、主要脉络关系勾勒起来,主要起到的是骨架的作用,用于支撑它整个物象。我们表现的物象已经勾勒以后,就能辨别物象的高低远近以及转折走势。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2)

▲杨留义《春山清晓》

博林艺术馆藏

古人说勾之行止,即峰峦之起跌。我们在勾勒运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有顿挫,转折,捻转之感。这种方法比较忌讳妄生圭角,也就是在不合时宜的地方生出一些比较生硬的直角。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3)

▲徐卫国《白雲千载》

博林艺术馆藏

其次要注意不要层层罗叠。层层罗叠讲的是我们画的山形,不要一层一层没有变化,生搬硬套的往上面叠加。在勾勒山石的时候也要注意笔与笔之间要有收有放,也就是有的地方可以相连,有的地方一定要相让。形体也要注意大小的相间,尽量不要让山体感觉都是无限的重复,主宾位置安放得宜,参差有致。我们在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要点,即使我们在勾勒物体的外形时,我们也要注意起伏的关系,在勾勒时应该粗略地显现出它的层次感。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4)

▲徐卫国《林泉高致》

博林艺术馆藏

那么皴原指是人的皮肤开裂的纹理,在画面上呢,更多的是表现山石,树的一种质感。不同的山石用不同的皴法表现,例如南方的山多用披麻,牛毛,解索等方式;而北方的山体多用斧劈,雨点,豆瓣等皴法,各种皴法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要求。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5)

▲徐卫国《雲漫溪山》

博林艺术馆藏

那么擦则是指不太见笔处,一般来说用笔相对比较干,我们在运用一笔墨的时候,可以从浓画到淡,这样后面运用干笔去擦一下,可以达到苍茫的效果。擦主要的作用是补勾和皴的不足,使这个皴法更加的浑然天成,增加一些过度的墨色。擦也要注意顿挫,更要注意的是疏密的结合,一定要注意不要水分太多,水分太多的话它就容易洇墨,这样达到画面气息滞涩的感觉。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6)

▲徐卫国《山经秋而转澹》

博林艺术馆藏

在勾、皴、擦完成以后,我们一定要用墨块与之对比,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空间感。给它画一个远山的墨块,远山的墨块也要注意它的山形,尽量与前面的山形有契合之处,也就是一种呼应的关系。画远山时也要注意上实下虚。我们在自然界中可以看到,我们看远山的时候,它的边缘线是很清晰明朗的,而下面由于它有一些氤氲之气,因此看起来更虚化一些,这也是古人从生活中提炼而得。艺术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因此表现方式的不同才能展示艺术的高度。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7)

▲徐颖《白雲出山》

博林艺术馆藏

接下来我们讲到的点,在山水画中起到的作用也很重要,它主要是运用于表现树叶或者是树身上的苔点,以及杂草,或者是远山茂密的树林等等。点法的种类也有很多,有些作品还运用色和墨的结合使用,具有装饰性,往往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一经点以后,山的层次感就更强。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8)

▲徐颖《玉帘铺水半天垂》

博林艺术馆藏

那么染它也分几种,一种是墨染,一种是色染。墨染则是指用淡墨去渲染,色染是指用颜色去渲染,渲染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画面总体,如山或者石等物象的纹理或者是形状去进行渲染。我们在渲染的时候可以层层叠加或者一次完成,但是染的墨色一定不要超过皴的墨色。另外也建议新手朋友用淡墨层层皴染,达到以皴代染的效果,这样不但能够使画面更加的浑厚,而且锻炼大家对笔里墨色和水分的掌控。

国画综合材料画法(国画基础知识勾)(9)

▲徐颖《闲人无处》

博林艺术馆藏

END

艺术修养靠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希望我们每次的分享都会给您带来些许的启发。欢迎关注我们,来到博林艺术馆一起品鉴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