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网络查控信息化(让被执行人无法藏匿的鹰眼查控)(1)

在深圳法院系统,有这么一位党龄30年的法官:

化身“销售员”去银行“推销”查控网系统、让恶意逃债多年、有黑恶势力背景的被执行人主动配合工作、办案绩效连续三年在同类执行业务中排名第一、群众感谢信堆满办公室……

她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实施处副处长李振宇。遍观其29年法院工作,她的身上展现出了一位兼具新时代党员和执行法官的特质:守正义、解民忧、擅创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执行网络查控信息化(让被执行人无法藏匿的鹰眼查控)(2)

平均每年办理525件案件,“挑最重的担,出最细的活”

1991年,22岁的李振宇成为一名党员。第二年,大学毕业参加法院工作,奋战在司法工作第一线,而这一干就是29年。

初见李振宇时,其穿着法官制服,留着一头齐耳短发,干练、自信。言谈中,笑容随和,声音铿锵有力。

同事们管她叫“宇哥”“振宇兄”,既因其名字“较男性化”,也因其“在执行工作中展现出果敢作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她与有黑恶势力背景的被执行人郑某某斗智斗勇。

那是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心区商业大厦租赁纠纷案件。被执行人拒不腾退大厦物业和偿还人民币9000万元等费用,其银行存款不足以清偿案件债权,大量员工驻守在商业大厦营业。历经3任承办法官,时隔4年后,案件来到了李振宇手上。

李振宇没有退缩,身上自有一股湖南姑娘“耐得烦,霸得蛮”的秉性,约谈双方当事人尝试调解,向大厦占守人员宣讲法律,对实际控制人郑某某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但成效并不明显。

“擒贼先擒王,郑某某才是案件关键。”李振宇与同事协调相关部门对郑某某进行手机定位,协调民航部门了解到其乘机航班后,成功将其拘留到案。

一方面,李振宇无惧郑某某,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剑。另一方面,对于郑某某的合法权益,李振宇也要坚决维护,“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

执行网络查控信息化(让被执行人无法藏匿的鹰眼查控)(3)

某会计事务所受托出具该案专项审计报告时,将一笔债务利息错误地加到郑某某的欠款总额中。核对发现错误后,李振宇立即通知事务所剔除多算费用。

对郑某某及其公司近1800万仍需偿还的债务本息而言,这笔错算的费用并不多。但这让郑某某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他一改以往对抗态度,主动缴纳剩余执行款项,积极配合法院强制拆除剩余的高压变电设备等。

这个案件的执行,是李振宇日常执行工作的缩影。对疑难复杂敏感案件,李振宇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冲锋在前,敢做事,不推事,把最苦最累的工作留给自己。

2016年以来,5年间李振宇办理了2625件执行案件,平均每年办理525件,其办案绩效连续三年在同类执行业务中排名第一,被同事笑称“挑最重的担,出最细的活”。

同事向其请教执行之道,李振宇常回应道:“作为党员法官,得有一股刚劲,面对急难险阻敢于担当,面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剑。唯此,司法权威才能树立,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协调省高院解除布控,让被执行人回家陪父母过年

做一名优秀的党员法官,还要知民心、解民忧,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李振宇时刻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要“看见”案件背后的人,真正关心他们的境遇,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

2018年腊月二十七,李振宇接到深圳湾口岸边检站民警电话,称其案件布控到一位被执行人。李振宇马上安排接控,给被执行人做笔录,了解到他过境是为了回家陪父母过年。李振宇告诉他,如果能在两天内全额缴纳执行款,一定争取协调省高院尽快解除布控。

腊月二十八下午4时,被执行人凑够全部执行款项,交到深圳中院执行款专户。为了不影响被执行人回家过年,腊月二十九天刚亮,李振宇就赶到法院,一边紧急协调实施处法警、办公室管理公章人员、省高院布控工作人员,一边赶紧制作解除布控、解除拘留的文书。

当天中午,省高院将解除布控的文书发到全国各个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行局实施处法警将解除拘留的文书发到拘留所。李振宇这才松了一口气。

疫情期间,去年2月19日,一位申请执行人到法院立案,该案涉及八个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称案件被执行人之一深圳某通科技公司已申请破产,如果不能及时冻结其他被执行人相关财产,该公司有可能无法实现近1.7亿元债权。

2月21日上午10时,看到速控团队收到该公司邮寄材料后,李振宇要求团队各环节工作人员优先处理该案查控措施。24小时后,5个协助单位全部反馈,速控团队成功续冻该案被执行人12个银行账户和2个股权。

类似的“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心系人民群众”的执行案件还有很多,亲自送来和邮寄过来感谢的锦旗、感谢信也堆满了李振宇的办公室。

执行网络查控信息化(让被执行人无法藏匿的鹰眼查控)(4)

化身 “销售员”到银行“推销”系统

在李振宇的同事看来,她始终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提出一系列解决执行难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创新之举。打响头炮的,就是“创建和运营鹰眼查控网”。

在深圳中院构想中,通过建立该系统,执行法官可以简便查控被执行人房地产、车辆、股权、证券、银行开户信息及存款,查询流动人口与出租屋信息,实施手机定位、口岸边控等措施。

但是,此前全国尚无法院通过网络查控财产解决执行难,不少同事直言“不可能办到”。

李振宇明白,鹰眼查控网可从根本上推动改变执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必须奋力推进。

于是,李振宇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化身一位“销售员”,带着一个皮包、一个系统和一个工程师,向银行“推销”鹰眼查控网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减少人工协助窗口和征信信息互通,还与银行协会梳理出了网络协作规程。

这颠覆了大家对法官的印象。“法官上门推销?银行的人见都没见过,不少人以为我是骗子。”为了让各大银行相信自己的法官身份,李振宇让法院发公函,请他们来法院参观。

靠着这股蛮劲,李振宇用6年时间,将鹰眼查控网打造成了联动40余家有权机关,集查、扣、冻于一体,在全国独家囊括内外资银行的网络化查控平台。

执行网络查控信息化(让被执行人无法藏匿的鹰眼查控)(5)

李振宇向最高院院长周强讲解鹰眼查控网。

自此,李振宇在创新的路上一路狂奔。她带领团队创建了“E键确认平台”,一个月内投入使用,以信息化方式替代人工工作,各区法院点赞其“相当于为每名执行法官增配一名执行助理”;带领团队将“一网两平台”整合成新鹰眼综合应用平台,新增批量速控和速拍功能;李振宇还兼任深圳智慧法院执行系统整合小组副组长,研发将分散于多系统的数据和功能整合到统一的执行平台……

守正义、解民忧、擅创新的背后,是李振宇即使工作再忙碌,也要留出时间学党史,悟思想,保持党员法官的先进性。每天下班,李振宇还会留在办公室,打开“学习强国”学习。

【记者】苏国锐

【统筹】曲广宁

【作者】 苏国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