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读】2.请朗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遍,给划线字注音,并完成朗读提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满江红的题及答案 满江红练习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满江红的题及答案 满江红练习题

满江红的题及答案 满江红练习题

【诗.品读】2.请朗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遍,给划线字注音,并完成朗读提示。

1. 醉里挑( )灯看剑,梦回吹角( )连营。

2.八百里分麾( )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 马作的( )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惊。

4.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

【朗读提示】a.本词押的是“ ”韵。

b.第1句,开篇突兀而起,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刻画出了一位 的将军,朗读节奏较慢;

c.第2句朗读节奏稍快,语调 (高昂/低沉),表现将士的宴饮之乐;

d.第3句节奏 (明快/缓慢),从气氛上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e.第4句情绪陡转,由梦境返回现实,应读出词人的 的情感。

参考答案:

1.tiǎo jiǎo 2.huī zhì 3.dì xián 4.liǎo fà

a.ing b.落魄(失意、惆怅) c.高昂 d.明快 e.伤感(悲哀)

【诗.悟情】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是“赋壮词”,“赋壮词”,就是写雄壮风格的词,故作豪言壮语。试模仿例句,从词语选用、意象撷取、典故选择等角度品味词人的豪情壮志。

【示例】我从“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中读出了词中的“雄壮”,本句运用比喻修辞,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如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从“可怜白发生”一句读出了词中的“悲壮”。结尾一句,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壮色彩。

2.我从“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中晋王恺良牛、素女鼓五十弦瑟的典故中读出了词中的“豪壮”,烘托了军营中豪迈热烈的军营气氛。

3.我从“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中酒、灯、剑的意象选择中,感悟到了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但这一切都只存在于梦境中,透露出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奈。

【诗.知人】词人辛弃疾一生心怀家国,但正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所代表的情感,诗人一生有“报国无门之悲”“壮志难酬之愤”“英雄白发之叹”,令人叹息。你有什么想和词人说的吗?请结合课上所学,查阅相关材料,给辛弃疾写一封信。

材料一:陆游在晚年送别辛弃疾的时候曾为之惋叹:“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材料二: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稼轩记》

材料三:辛弃疾年表(1140年-1207年)

参考示例:稼轩,你这一生铁马金戈,曾驰骋疆场,也曾闲居铅山,堪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实在是佩服!奈何一生壮志难酬,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答案围绕着辛弃疾的壮志难酬、豪情壮志等要点均可)

【诗.比读】请结合材料和词人生平,试着分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满江红.怒发冲冠》这两首词抒发情感的相同之处。

材料一:梁衡《把栏杆拍遍》一文中曾经这样评价《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材料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参考答案:

这两首词都是著名的爱国词作。岳飞和辛弃疾都是南宋抗金名将,同为亲自上阵杀敌的将领,他们在词中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收复失地的热切盼望;同时,他们也都曾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中痛苦,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表现出极具感染力的悲愤甚至是愤怒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