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对打工族来说,除了老实人吃亏这个事情之外,他们还非常关注怀才不遇这种现状,这已经成为现代职场中不争的事实。

性格慢热的人适合什么工作(工作中这三类怀才不遇)(1)

【一】亲经案例

在服务于上海一家民营上市集团的时候,蜗牛君空降过去做人力资源总监,并对整个人力资源团队进行重新调整与优化。为尽快弥补干部的缺口,推动专业体系的建设,从外部引进了三位管理者,这三位管理者初期级别,统一定为科级干部。


果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经过大家六个月的努力,整个团队和体系基本构建完成。但是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只能设置两个科级干部,一个是人力资源部课长,一个是行政部课长。这就意味着新来的三个外聘干部,有一个人要出局。从三个人的职业素养来说,都可以打为A,专业能力来说均可以打B,从带团队的角度来说,三者的区别很大。最差的一个人,可能带团队的能力只能打C,也就是不及格。所以结果也很明显,将这个不擅长带团队的人淘汰出局。


但考虑到对方的专业水平,也考虑到公司的人本主义,最后又重新组建了一个专业管理组,有此人任组长,主要用来发挥他的专业水平。通过这样综合的调整,总算基本完成了整体人事的布局。而此人也是在公司工作一年半之后离职,想必内心离开之时,一定会认为自己怀才不遇,领导处事不公。其实站在领导的角度来看,甚至说很多人做上领导这个岗位,大概都是这种决策。

性格慢热的人适合什么工作(工作中这三类怀才不遇)(2)

【二】怀才不遇的几种类型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窥见一般,其实职场中对于打工族来说,那些才华横溢的失落者,那些满大街怀才不遇的牛人比比皆是,这是广大职场人士内心真实的想法。而在领导的心目中或事实上,是不是这个样子呢?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根据蜗牛君多年来的人力资源从业经验,包括对优秀管理者的行为分析,基本上可以肯定:下属对自我的评价往往偏高,而领导对下属的评价往往又低于预期。这对矛盾就会导致下属认为领导不公,久而久之就会负气离职。工作中确实存在怀才不遇的人,关于怀才不遇,整体来说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 德才兼备的怀才不遇者

这一类,可谓是真正的人才,是货真价实的金子。尽管才华横溢,尽管干货满满,但依然会出现怀才不遇的阶段。但是这种怀才不遇只是暂时的,或者说只是偶然的,有时会因为领导的问题,公司的问题,或其他主观与客观因素,导致暂时性失明。只要假以时日,拨开乌云见真章,金子自然会发光。

② 性格缺陷的怀才不遇者

这类的比例也相当大,而这类人成为怀才不遇者的概率更大。之所以说怀才不遇,必然要具备两个特点:第一点,这个人确实有才,第二点,这个人确实才能未有发挥。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的?基本上属于个人性格中的缺陷,这样的一个短板抵消了个人优势的那块长板,从而造成这种客观上的怀才不遇。这类人要么遇到非常有广度的领导,才可能一展雄才,要么永远会受到压制。

③ 普通技能的怀才不遇者

这类人其实占最多数啦!当然这些人是还是有一点才能的,只是这些才能属于工作岗位上的普通技能,不会特别的值钱。但是按照人总会高估自己实力的这一心理现象解释,个人往往把这种技能当作自己的雄才方略,但是又很难受到领导的重用,于是将自己归为怀才不遇者。其实这类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怀才不遇者,是明显的才华顶不住野心。

性格慢热的人适合什么工作(工作中这三类怀才不遇)(3)

【三】造成怀才不遇的原因

怀才不遇的现象,从古至今普遍存在,基本上可以判断,在不久的以后依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职场痛点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存在就是合理,而且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那背后的原因却是值得我们来揣摩。蜗牛君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做简要的说明,整体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① 一碗水难端平

工作中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很难遇到让自己满意的领导或老板,包括让自己满意的公司平台,很多事情明明可以公平处理,领导为什么装傻。其实这个观点也很简单:一方面,任何一个领导都是追求公平的,要不然他也没有资格做领导。另一方面,想做到绝对的公平其实非常难,就算领导做到了公平,但对一些利益损失来讲,总认为对自己不公平。所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一碗水是很难端平的。

② 又见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是管理学很久以来的一个理论,意思是说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着你的未来发展。尽管现在也有新的理论段诞生,说最长的那块板才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本文所阐述的观点来说,依然还是原来传统的那种理论,就是短板决定你的发展,因为我们所强调的短板不是个人的不足,而是个人的缺陷!特别是性格上的缺陷。只要存在性格中的缺陷,这种缺陷的负面力量,完全可以抵消你的任何优势。

③ 运气实在是背

如果按照上述两种观点来说,那似乎所有的怀才不遇都是个人的原因了,或是都是迫不得已啦,当然也不是。对于某些人,在某些时间,某些地点,确实会出现运气很背的这种现状。这就造成喝口水都会呛着牙,干啥啥不成做啥啥不中。当然,对于确实拥有真才实学的且没有性格缺陷的人,只要学会等待,一定会脱颖而出。而对于那些普通技能的人来说,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怀才不遇。

性格慢热的人适合什么工作(工作中这三类怀才不遇)(4)


【四】应对怀才不遇的策略

无论是个人的能力不足,还是一时的运气很背,或是性格中存在缺陷,也有可能遇到了确实不好的领导。这都会造成职业的低潮期,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定不要自乱寸心,毕竟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中间都要经历风雨方可见彩虹。当你遇到怀才不遇的情况时,应该立足现实、梳理思绪,准备好三种镜子做以下应对。

① 第一张镜子:与其他同事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张镜子,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和其他同事做对比。其他的同事不管受领导重用或是同样受领导打压的,我们都要来清楚地比较一下自己在整个同事中的位置,也就是领导对待自己的态度。假设领导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那么你这就不存在个人直接的问题。假设领导对待你的态度和其他同事差异很大,那就要好好的剖析一下自我了。是领导有意为难你,还是自身的行为,确实达不到优秀下属的标准。

所以这一步,就是来评价自己和其他同事的行为差别,和领导对你及对其他同事态度的差别。

② 第二张镜子:与自己过去比较

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人最难说服的也是自己,所以人真正的成长是超越自我的成长,也就是和自己的过去做比较,今天要比昨天强,明天要比今天强,这才是真正强劲的成长姿态。尽管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与业绩,但不得不承认对自己更了解的还是自我。自己到底有没有进步,只需要和过去比较一下就清楚了。假设说今天的自己和两到三年前的自己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就要反思自我,这种没有成长的自己,如何获得领导的重用呢?

所以很多时候自己不被重用,可能是自身的实力不够,就如同一个人怀孕,怀孕久了自然就能看出来了,所以持续的努力,才是职业发展的根本。

③ 第三张镜子:与领导期望比较

如果说前两点只是分析现状,找到原因的话,那么这一点才是本文的重点。众人皆知,即使一个人能力很强、业绩不错,也不一定会得到同比例的重任与升职。其实内涵想明白了也很简单,就是我们的能力其实不是领导的目标,业绩才是领导所要的目标,而所要达成的业绩必须符合领导的期望,才会得到领导的好评,否则也没有价值。

应该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包括私下与领导真诚的沟通,获得领导真实的期望值,同时找到当下真实的差距。什么时候通过个人的努力将这段真实的期望差距弥补上去了,那个时候,你的能力才是领导期望的能力,你的业绩才是领导想要的业绩,那个时候,才会真正解决你的怀才不遇这个职业大问题。

性格慢热的人适合什么工作(工作中这三类怀才不遇)(5)

【人力资源视角】

职场老实人、优秀者怀才不遇,这两个话题永远是职场的永恒热点!这里面有太多打工者的无奈与心酸,也有很多职场里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真实写照,更有一些不合格的领导以权谋私、瞒上欺下,这一切都成为现代职场的痛点。

生活还要前行,工作还要继续。正如这样一句话所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工作还有诗和远方。如果个人才能还不够强,那就要努力的提升实力;如果性格中有缺陷,那就要破釜沉舟重塑自己;如果本身是德才兼备,那就要多些等待和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