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关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什么状态,前人注疏也有分歧。一种观点以为是从典籍收藏错乱、礼仪演习错乱中,修正校阅次序,有错简的,重排之;有乐章颠倒的,调整之;有乐音错乱的,纠正之。还有一个理解,认为《雅》《颂》各得其所,是针对八佾舞于庭、以《雍》彻的情况,让乡党、朝堂等吉、凶、宾、军、嘉能合于正常场合。若是如此,孔子最后数年,还真是重新堪定鲁国新秩序了。然而两种说话,我更相信前一种,即孔子对文献方面的努力成果。

此章,是说夫子之心力不可磨灭。于大处求大用,于小处求小用,从不放弃。夫子68岁返鲁,大道已无望为世人所用,次年孔鲤死,再次年颜回卒,在这种悲惨之中夫子依然能完成这些事情,须得多么强大的内心呢?

春秋末期,鲁哀公十一年,夫子归,夫子此时,已然看清楚大道终不能行,礼乐崩坏,鲁是为数不多尚保有周礼形式的诸侯国,“周礼在鲁”。周王室对于周礼的文献在平王东迁、王子朝奔楚时,或遗失不少。孔子三十岁左右至洛阳阅读典籍,晚年孔子返鲁整理文献。一方面是十四年的周游,夫子肯定在其他各诸侯国处,接触到不少文、献。另一方面,鲁国为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国,所以公室资料可能不少。其三,孔子世居鲁国已经数代,鲁国不仅有祖宗坟墓,还有生于此、长于此的感情在,这种感情,如孔子最终不去九夷行道,内在是一致的。因为这几种原因,孔子返鲁,大概据于当时在各国的见闻、获得的新知,对鲁国典籍、礼仪进行了修正、校阅。虽称周礼在鲁,然而自鲁恒公以来,鲁失礼已久,典籍虽藏于府库,然而守藏之人,常有不尽心处,致使文献错乱,大致实有其情。

论语子罕篇第六则 论语子罕篇之六(1)

网转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