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2年,在东汉的一个叫做蠡吾的藩属国内,汉章帝刘炟的曾孙在这一年诞生了,取名刘志。此时刘志的父亲时任蠡吾侯,不出意外情况的话小刘志以后也会承袭父亲的爵位,成为一个诸侯王。
至于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也只能在他心中可遇而不可求地存在着。然而后来的东汉朝廷一系列变故,却让这个本来跟皇位毫无关系的孩子成了东汉王朝的第10位皇帝。
公元146年6月,汉质帝刘缵驾崩,确切地说是被自己的朝中大将梁冀给毒死的,这个事情我们在前面的文章讲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一下前面的文章。
按照皇室传统应该由皇帝的子嗣来继承皇位,然而刘缵死的时候才9岁老婆都没娶呢更别提子嗣后代了。由于前几代帝王的生育繁衍状况欠佳,此时的东汉皇室之内能够继承皇位的人选近乎凋零殆尽。朝堂上的各路大臣再次旧事重提,提议册立清河王刘蒜为皇帝。
为什么说是“旧事重提”呢?因为当时在汉质帝刘缵称帝前,商讨谁来继承皇位的时候,朝臣们就已经提议过刘蒜了。后来被梁太后一票否决了,当时的梁太后为了能让自己的家族继续独揽朝政,必然需要找个能够拿捏得住的皇帝,刘蒜超出了他们的考虑范围。
此次各路朝臣再次提起刘蒜的时候,梁太后还是如法炮制,同样的操作同样的手法继续否掉了众人这个想法。不同的是,这次寻找皇位继承人事情倒是没有刘缵时期那么费劲。因为有一个现成的人选,这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刘志。
之所以说没那么费劲,是因为此时的刘志就在京都,但是他并不是为了坐等皇位而来的,而是被梁太后先前就招来准备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他的。没成想这婚礼是没办成,先参加了一下汉质帝刘缵的葬礼。
此时朝堂之上为了拥立新君的事情,也正争论得得不可开交。以李固为代表的朝臣集团,一致拥立刘蒜为新君;而以梁太后为代表的外戚集团,则不同意刘蒜为新君;以曹腾为代表的宦官集团,选择先看看再说。(PS:这个曹腾在此时貌似看上去无足轻重,但是他可是后来被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追尊为高皇帝人物啊!)
在此期间,曹腾还曾经差人前去拜见过刘蒜,说是拜见其实就是去探一探刘蒜的意愿,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但是刘蒜貌似并不把这些个“不完之人”当回事儿,表示出一副藐视和冷落的态度。眼看刘蒜对自己是如此的态度,宦官们自然会想,要是捧他当上皇帝自己不见得有什么好日子过。
最终,由于刘蒜对宦官们的冷漠,也使得宦官集团对这个刘蒜失去了兴趣,站到了梁太后的一方,三方人马中有两方不支持刘蒜,就此宣告了刘蒜彻底告别登上皇位的机会。也许要是刘蒜当时知道后期他对宦官的态度能够决定他以后命运的走势,也许就不会如此的态度了吧。
此时的梁太后就准备将自己未来的妹夫刘志捧上帝位,以曹腾为首的宦官集团也是积极响应。毕竟无论是外戚集团还是宦官集团,对于这个涉世未深的刘志皇帝掌控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符合他们的基本利益需求,最终在宦官与外协集团的坚持下刘志终登皇位。
公元146年,这一年对于刘志来说是一个双喜临门的好年份。在外戚集团的一手操纵之下,他意外地成了东汉王朝新一代的皇帝,是为汉桓帝。并且在梁太后的牵针引线下,他也迎娶了梁太后的妹妹梁莹为妻,并且册封为皇后,这一年刘志15岁。
那么李治当上皇帝是不是就是大权在握能够指点天下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早在刘志被梁太后他们选中的时候,刘志的母亲就曾经千叮万嘱地告诉刘志:“在洛阳要想待下去,万事都要听太后和大将军的,不然别说待下去最后可能就连小命都会不保。”在接触梁太后以及宦官们以后,刘志也了解到了前朝皇帝刘缵的悲惨结局。
此时的刘志前有母亲的叮嘱,后有刘缵的前车之鉴。在被选为皇帝以后,刘志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选择明哲保身,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必然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有了前面两朝的积累,到了刘志当皇帝的时候,以梁太后为代表的外戚集团权力达到了顶峰。坐在皇位上的刘志手中也几乎是没有一星半点的权利,基本靠着仰人鼻息过日子。在他21年的皇帝生涯当中,前13年都是活在了外戚和宦官集团的阴之下。
根据前面的一些傀儡皇帝的经验,朝政大权不在手里,也可以选择后宫的娱乐生活。然而,刘志的后宫却也是充满了腥风血雨,不得安宁。后宫掌控者梁莹皇后,仗着自己是梁太后的妹妹再有大将军梁冀的加持,在后宫胡作非为。对刘志是呼来喝去,对妃嫔也是专横跋扈。
梁莹自己没有子嗣,对后宫能怀上子嗣的妃嫔都是如视劲敌,不搞死对方誓不罢休。这样的做法使的刘志甚为不满,但是又介于大将军梁冀的手握军权,刘志也只能表现得敢怒不敢言。
就这样,刘志在那个万众瞩目的皇宫里近乎苟且地度过了22个春秋,最终在永康元年(公元168年)驾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