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里的打谱,也称“摆谱”,意思是对照棋谱,将棋谱里的每一手棋,按照行棋的先后次序,在棋盘上重新摆出来。

打的棋谱,一般是名家的对局。打谱,是学习围棋、提升棋力的重要方法。

打谱之前,还可以先读谱,通过读谱来提高打谱效率。

关于读谱,你了解多少?

本文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下业余学习围棋读谱的一点心得:

1、读谱,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2、怎样读谱?

3、坚持读谱的好处。


读谱,其实就是将棋谱摆在棋盘上之前,先细细看一遍。

当你看一份标满行棋先后次序的棋谱,发现无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且动态的图谱时,那么,你还有涨棋的空间。

一、读谱,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围棋打谱技巧口诀(比打谱更进一阶的读谱)(1)

猜一猜此谱出处?

最近看动画片《棋魂》,看画面上出现如上棋谱,于是问高手,能不能找出这份棋谱。

按动画情节,棋魂藤原佐为曾经附在本因坊秀策的意识里。因此,我误以为这是秀策的棋谱。

高手只看了一眼,便了然。他说:

这应该不是秀策的棋谱。你看右上角,分明就是二五侵分。还有左下角,应该是星位点三三后的变化。那个年代,应该没有这样的下法。

细细查看,好像是哦。

我有些吃惊:没有标明手数的棋谱,你也看得清楚?

于是翻箱倒柜,找书求证。

果然,如他所言。

这就是读谱水平较高的表现。即使面对一份终局的棋谱,没有任何手数,高手也能一眼看出端倪,明辨是非。

网络时代为围棋爱好者带来了不少便利。就像棋谱这类学习资料,随时随地,阅览方便。能够动态展示的棋谱,对于水平稍弱一点的棋友来说,省去了不少麻烦。

但是,一个硬币往往有正反两面。便利的同时,个人对棋形的观察能力也随之下降。

如果想水平更高一点,不妨尝试多读一读静态棋谱。

二、怎样读谱?

以吴清源大师的棋谱为例,分享一下读谱心得。

《吴清源对局全集》里的棋谱,每一页棋谱上会有100手棋。如果全局只有一百来手,那么这局棋只需印在一页棋谱上。

围棋打谱技巧口诀(比打谱更进一阶的读谱)(2)

出自《吴清源对局全集》(吴清源著,孔祥明译,成都时代出版社)

如图,吴清源大师早年的一局棋(第1-100手)。吴清源执黑,前田陈尔执白。

一般棋谱,局部中有连贯的几手变化,也会有跳跃式的手数。

这些跳跃式的手数,增加了读谱的难度。

除此之外,提子、打劫、满盘找劫材,也让棋谱看起来更复杂一些。

怎样克服这些困难?

1、了解一些棋理,如布局常识,这个常识要结合时代背景、对弈者棋风等。

如上棋谱,第1手棋一般出现在右上角的位置。

因为棋谱以黑棋一方的视觉来编印,黑棋一般将第1手棋下在右上角,方便对手挂角,这是围棋礼仪。因此,第1手棋,比较好找。

“金角银边草肚皮”,一般布局,不外乎占角、挂角、拆边,最开始的几手棋也比较容易找得到。

上图对局,弈于日本围棋新布局革命之前。那个时代的棋谱,有一个特点,双方不是占满四个角后再挂角,而是常在空角的情况下,白棋抢先挂角。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布局,是因为当时对局规则不贴目,白棋追求快步调,率先挂角。

这就是围棋布局的时代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可以快速找到前面几手棋的位置。

围棋打谱技巧口诀(比打谱更进一阶的读谱)(3)

棋谱布局

如此,可以很快地了解到这盘棋的布局基调:黑棋三个角小目占角,白棋抢先挂角,并在左上角大飞守角。白棋在右边拆边,防止黑棋形成大模样,以白14挂角,在左下角展开接触战。

2、从按先后次序寻找棋子,到读完局部所有变化的思维转变。

不要一成不变地按第1、2、3、4……手棋的次序,来阅读棋谱。

尝试着把一个局部变化先看完,记住跳跃的手数。

围棋打谱技巧口诀(比打谱更进一阶的读谱)(4)

棋谱局部1

如图,左上角。

白2和白10构成大飞守角,此后,这个局部的手数都偏大,但不妨碍读者先去了解此处变化。

白大飞守角后,黑棋直到第59手尖冲,才开始对这个角部的处理。

黑59尖冲,白60挡,黑61顶,白62继续挡,黑63扳小目一子,白64下立守角。

其他棋子,展示的是另一个变化,这里不赘述。

第59至64手棋,是这个角部的基本变化。在读到第10手棋的时候,可以先把这个变化看完。

在这个变化中,黑主动选择侵削,让白棋围住了角空。

为什么黑棋要这样选择?

当然是形势需要。

这盘棋,黑中盘胜。黑棋让出角部利益,可以认为是正确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黑棋选择进角,那么就有可能会让白棋在角部以外的地方形成更大的实空。

因此,下出这个变化之前,白棋可能在边乃至中腹,有一定的模样。

读谱的时候,可以先看完这个局部的变化,大致做出相应的理解,然后记住第59手棋就可以了。

先记住以上分析,然后再看其他局部的变化。在接近中腹的手数中,一点点拼出第59手棋之前的手数。

这是一个主动参与棋局、有助于涨棋的思考过程。

实际对局中,黑59选择尖冲,道理如上,果然侵削了白左边至中腹的模样,如下图。

围棋打谱技巧口诀(比打谱更进一阶的读谱)(5)

棋谱(第59手)

以先后次序为主线,辅之以局部变化,再将棋谱以局部拼图的形式重新组合起来,这样读谱,更好、更快。

这种读谱的方法,有点像手割法,次序可以重调,棋形是关键。

3、学习读谱,不妨与打谱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能够单靠眼力完全看懂一份棋谱,对于很多棋友来说,实在有点难度。不妨跟打谱结合起来,一边读谱,一边打谱。

读谱的能力和棋力相辅相成,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读谱,可以不断地提高打谱的效率,进而提升棋力;而棋力的提升,反过来可以促进读谱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学习读谱,可以从最简单、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开始。

围棋打谱技巧口诀(比打谱更进一阶的读谱)(6)

棋谱局部2

如图,中腹。

像这种接触战,棋子都混合在一起,容易看得头脑发昏,不如直接把棋子摆在棋盘上。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总要给自己成长的空间。

三、坚持读谱的好处

为什么不只按次序找棋子?

因为,很多时候,时间都浪费在寻找某一手棋的过程中。能够一眼看出某一手棋的位置,这需要一定的眼力,更需要相应的棋力。

阅读高手下的棋谱,除非棋力极高,或者非常了解其人棋风,不然,总要花时间去找一找棋子,追寻一下高手的境界。

况且,找不到的手数,往往就是涨棋之处。

围棋打谱技巧口诀(比打谱更进一阶的读谱)(7)

棋谱局部3

如图,左下角。

第50至55手棋,黑白双方聚焦中腹。第55手与第58手挨得很近。

中间的第56、57手在哪里?

白56虎补,黑57扳,都在补棋。

在读谱过程中,如果没有刻意标明,这两手棋,也许没有上图那么显眼,那么容易被发现。

如果你在寻找这两个棋子的过程中,花了些时间,那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你只记得瞄着对方的弱点,却忘了回头补好自己的棋。

读谱,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行棋思考中的问题。像上图例子,记得回头补一手棋,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如果没有很快地想到棋子的位置,还需要寻找一番,那么还得多做做死活题。

坚持读谱,不断地观察自己在行棋思考中的问题,不断地查找自己与高手在选择上的差距。

这差距,就是涨棋的空间。

结语:

读谱,只是学习围棋的方法之一。

学习围棋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定、因势而为。

没有“坚持”二字,再好的方法也归于零。

参考书籍:

1、《围棋词典》(赵之云、许宛云编著,沈果孙、曹志林校阅,上海辞书出版社)

2、《吴清源对局全集》(吴清源著,孔祥明译,成都时代出版社)

关注@墨绿呵呵,分享有价值的围棋知识,一起自学涨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