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二毛
编辑 | 闫宝
时代的车轮飞速前进,春节那些久弥新的传统和民俗并没有随之改变,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和印记,也是万变之中也能摸到脉络的珍贵文明。新春那些愉快而美好的记忆,在每一次干杯的欢畅里,在每一个温暖的拥抱里,在一起分享的颜悦里。
在这个举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又怎能少了音乐的陪伴?轻松的节奏中,洋溢着春节的活泼气息,渲染了阖家欢乐的幸福滋味,打开新年的方式或许有千万种,但有什么能比来一场音乐盛宴更喜庆的呢?
随着春晚的普及,这首《春节序曲》基本上就是春晚BGM的标配,是所有中国人过年必听的一首曲子。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知道这首乐曲来龙去脉的却并不多。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正式名称为《春节组曲 第一乐章 序曲——大秧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
这首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没有什么音乐比《春节序曲》更能渲染过年的气氛,引发过年的遐思。不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只要《春节序曲》响起来,我们就能感受到十足的年味和兴高采烈的情绪。一首《春节序曲》,把中华民族过年的情景和心情全收藏在了里面。
《花好月圆》是一首民乐合奏曲目,由黄贻钧创作于1935年,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的民乐唱片创作。当时在写作时并没有标题,国乐队的陈中根据乐曲欢快热烈的气氛起名为《花好月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指挥家彭修文就把江南丝竹式的《花好月圆》改编成民族管弦乐,后经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影响甚广。
这是一首采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轻音乐作品,为ABA结构。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A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的主题先在扬琴和秦琴上出现,轻快活泼;然后由笛子和二胡、高胡的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乐曲由G调转入C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节奏型。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变化再现A的主题。
《花好月圆》旋律简洁、欢快,灵活地将西方和声技法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旋律相结合,辅以各乐器组的交替演奏及其音色的融合和对比,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节奏轻松,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喜洋洋》是经典的民乐合奏曲,以新板胡为主要乐器演奏。由我国已故民乐大师刘明源先生于1958年创作。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适合渲染气氛,为欢乐的时光锦上添花。
《喜洋洋》也是ABA结构。第一段旋律由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演奏,热烈而欢快,营造出热情洋溢的气氛。第二段音乐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较为柔和,主旋律由笛子演奏,流畅舒展中不失愉悦诙谐的情趣。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演奏的情绪更为热烈,整首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让人觉得喜庆的年味儿就是这个味儿!
《金蛇狂舞》是作曲家聂耳先生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将锣鼓震天、喜气洋溢的节日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乐曲采用吹打乐的演奏方式,简洁明快的配器将音乐的欢快旋律和热烈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段,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呈现出昂扬、奔放的欢乐情绪,生动表现了热闹的巨龙舞动欢乐场面。第二段,打击乐引出更加热情欢快而且明快的旋律。春天即将到来,天地充满生机,万物舒展旺盛的生命活力,令人随着乐曲精神振奋。第三段,巧妙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上下句对答呼应,并句幅逐层减缩、速度加快,配之锣、鼓、钹等打击乐器的烘托,使情绪逐层旋转高涨,直至达到欢腾红火的顶点。
春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全民狂欢节,耍狮子舞龙灯更是各地人民热衷的欢庆活动。《金蛇狂舞》生动地再现了民间老百姓欢度佳节喜庆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乐曲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把人带进热烈欢快的中国民间喜庆风俗音画里。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步步高》所展现出来的积极轻快、层次分明、奋发向上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吕文成最为重要的作品,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一直流传至今,西为中用的创作手法让这首作品有了独树一帜的特殊魅力。
《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曲调优美流畅,节奏生动活泼,闻之令人耳目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