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1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艺)“今天的西藏,从珠峰脚下到羌塘草原,从雅江两岸到三江流域,一派百业兴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吴英杰说。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吴英杰和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齐扎拉围绕“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之前还有人拍到上百头野驴迁徙(野驴跑到公路边)(1)

齐扎拉介绍,去年年底,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477.63亿元,比1959年增长了191倍。70年来,西藏的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关联度很强的高原生物产业、旅游文化、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产业等。到去年年底,全区的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14.5亿元。

被誉为 “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经济大发展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环境保护得很好。” 吴英杰说,藏民族本身就有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珍惜身边一草一木的传统,这些年西藏的环境始终是世界上空气、水源、环境最好的地区。

“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确实给青藏高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雅江和金沙江的堰塞湖,都是因为气候变暖后冰川裸露岩石没有了抓力,坍塌下来造成的。”

因此,“保护环境还要积极主动”。吴英杰介绍,国家投入150亿元,实施三大类11项重点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110亿投资项目。山水林田湖草落实组织责任,有条件的地方消除“无树村”和“无树户”,见缝插绿,已消除10.4万“无树户”。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全国最大,重点保护的125种野生动物和39种野生植物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良好生态普惠民生。中央政府给西藏提供了70万个生态岗位,农牧民总共不到300万人,“过去在这里放牧、伐木或开发生产的老百姓,保护生态环境后,也有了工作保障”。

吴英杰说,环境保护在西藏已经形成共识,所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不能进入。“我们宁愿牺牲发展速度,‘退畜还草’,甚至说‘退畜还驴’。如果你去那曲的西部和阿里,冈仁布齐或者珠峰大本营,野驴都已经跑到了公路边上。”

“守护好青藏高原,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吴英杰说,几十年前下乡进藏可以捧着河沟的水直接喝,现在的西藏仍然拥有最纯净的饮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