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京剧《杜鹃山》的电影海报

​ 第一次在收音机里听京剧《杜鹃山》,我便被它吸引得身不由己。那天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二十点的新闻联播节目一结束,就播出了京剧《杜鹃山》的全剧,我抱着收音机,全神贯注听完全剧,啊,太棒了,我太喜欢它了!叠宕起伏的情节,优美的唱腔,全剧通体的韵白,紧紧抓住了我的心,尤其是杨春霞塑造的党代表的形象,那么完美,那么光彩照人。我从小就是一个京剧爱好者,那个时期能够在收音机里听到的《红灯记》《沙家浜》等几出被称为样板戏的京剧,我都喜欢,只是觉得不解渴,而《杜鹃山》的问世,让我顿时有久旱禾苗逢甘霖,滴滴入心田的感觉。不久,我便学会了剧中的"无产者","家住安源","乱云飞","血的教训"等唱段,尽管我一个小伙子唱不出优美的女腔,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努力学习模仿的热情。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没有电视,《杜鹃山》还未拍成电影,所以对这一艺术珍品,只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心想,《杜鹃山》要拍成电影多好啊。

​ 一九七四年,京剧《杜鹃山》终于被拍成电影了。这时的我,己经在公社广播站工作了。一天,与广播站相邻的公社电影队的大纪从县电影院带回一张京剧《杜鹃山》的电影海报,我瞬间被这张电影海报摄去了魂魄,是党代表柯湘的半身剧照。只见她身佩驳壳枪,腰糸武装带,一头齐耳短发,美丽的大眼晴,闪着坚毅的目光,淡紫色小方格上衣,朴素,得体,落落大方。她威风凛凛,气质非凡,一个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斗争勇敢的女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光彩照人!我太想拥有这张电影海报了!好话说了成千上万,大纪终于把这张海报送给了我。

​ 没有什么能比我对这张海报喜爱更能准确地诠释"爱不释手"这个词语的内涵的了。我捧着海报,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也看不够。这时村里有人送信来,让我下午回家一次,我猜想没准又是哪个婶子大娘给我提亲了,每提一个,家里就叫我回去一趟,这次十有八九还是这事,我还不满二十岁,着的什么急呀!话虽这样说,一想起相亲娶媳妇,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小激动。对了,回家时把这张电影海报也带上,我要把它好好珍藏在家里。可眼下我把放在哪里呢?我犯了难。

​ 广播站在公社大院西北角,虽然广播站的大门上用红漆醒目的写着"广播重地,闲人免进"八个大字,但公社的大官小官们还是经常地光临,是呀,人家是领导,不是闲人。如果哪位领导一脚踏进来,把海报据为己有,我这小砍草的纵使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也是白搭呀!不行,得藏个老稳地方。看看这里,瞧瞧那里,广播室!对,好主意!广播室里的广播机里!妙!太聪明了!谁家的姑娘能找着如此聪明的小伙,太有福了!

​ 根据我的经验,领导来广播站,从不进广播室,一是领导觉悟毕竟高,广播室是绝对的禁地,不能踏入,二是里面太危险了,到处是电线,电闸,尤其那个像冰厢一样的广播机,一工作起来,电压达到1200伏,可危险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对,聪明的我打开广播机的门,把那张电影海报小心翼翼的放进去,又小心翼翼的关好门,但等接班人员一来,我就把它带回家。今天是个好日子,一不小心要双喜临门?

​ 中午,第二次播音还未结束,接班的人该来了,我该带着宝贝回家了。抑住内心的激动,打开广播机的门,把手伸进去。就在这时,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瞬间通过全身,我立刻什么也不知道了。

​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蜷缩在广播室的西南角处。我死了吗?掐一掐大腿,疼,噢,还活着。我努力回想自己怎么坐在这里,广播机……《杜鹃山》电影海报……回家……思路慢慢清晰起来,呀,我是触电了,因为拿电影海报,被工作着的广播机里面器件电着了,崩出离广播机四米远的角落里,要不是有墙挡着,还不知崩多远呢

​大难不死,还多亏广播室地面铺了厚厚的木板,木板上面又铺了一层橡胶,而那天,我又正好穿了一双胶底解放鞋,不然的话,早就壮烈了。

​ 为了一张《杜鹃山》的电影海报,差点搭上小命,然而,我并没因此减少对《杜鹃山》的热爱。如今,年近古稀,记性大减,但《杜鹃山》的所有唱段,还是烂熟于囗,怎么,你不想听我给你唱一段吗?

74年京剧杜鹃山电影版(一张京剧杜鹃山的电影海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