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电影为什么要叫民国三部曲(用电影创造属于他的)(1)

来源|喜马拉雅FM上官文露的精品课《上官文露读书会》

编辑|何嫱

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即将上映,自1993年开始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到今天的《邪不压正》,二十五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作为导演,带给我们的只有六部电影,平均四年一部的速度,无论怎么说,都堪称低产。但有目共睹的是,除去未上映的这部,剩余五部皆堪称经典。

姜文的电影为什么要叫民国三部曲(用电影创造属于他的)(2)

纵观姜文执导的每部电影,它们皆有一个共同点:故事发生的背景都在“过去”。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文革时期”,到今天这部《邪不压正》里的“北洋年间”,姜文的镜头永远对准过去的中国。

或许姜文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喜欢追忆往昔的岁月

很多人在今天都会感慨“美好的八十年代”,在我们经过修饰的想象里,八十年代永远那么纯粹。而存在于姜文想象中的纯粹,无疑是民国时期。从《让子弹飞》,到《一步之遥》,再到今天的《邪不压正》,连续三部有关于民国的电影足以印证姜文所拥有的,强烈的“民国情结”。

而作为《邪不压正》的原著小说,《侠隐》通过文字,用另一种方式重构民国。区别于电影视听语言带来的强烈的感官刺激,作者张北海依靠文字独有的感染力,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姿态,描绘他心中的民国。

“张北海,本名张文艺,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长在台北,工读洛杉矶,任职联合国,退隐纽约。”这是《侠隐》扉页上的作者简介。这样的人生轨迹,无论怎么说,至少算是地理意义上的完美,而北京,对于从小就离开大陆的张北海来说,并没留下太多印象。

姜文的电影为什么要叫民国三部曲(用电影创造属于他的)(3)

无论怎么看,“故园之思”四个字似乎都和张北海扯不上关系。再看《侠隐》里故事发生的时间,民国二十五年,换算成现在的历法,恰好是1936年,张北海出生那年。由此看来,《侠隐》更不像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了。

八九十年代的北京,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改建,牌楼、胡同一个接一个的拆除,曾经的古都,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身在纽约的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北京,定然会和他残存的些许记忆对不上号。

与我们感慨“美好的八十年代”一样,张北海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情替现在的北京鸣不平,过去的总是美好的,而现在面目全非的北京,已经很难能使人与过去人情世故,家长里短的老北京产生联想。

一幅衰败的江湖图画,一个英雄末路的悲情人物

从小说故事的主题上来看,《侠隐》是一部武侠小说,主人公李天然,是一位身陷血海深仇的青年侠士。但它所描绘的江湖,又明显不同于金庸、古龙等人笔下的江湖。

1936年的北京被叫做“北平”,遍地汽车路灯,到处都有警察和外国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去江湖会党,快意恩仇那一套注定行不通。这样的“大侠”,和我们印象中风流倜傥快意恩仇的侠客相比,未免太窝囊了点。

姜文的电影为什么要叫民国三部曲(用电影创造属于他的)(4)

其实这样的设定,是张北海的故意。随着枪的出现,功夫越来越显得无力,李天然的师父武功卓著,但在手枪面前依然无力反抗,被一颗冰冷的子弹轻易地夺去生命。古典侠义精神就在“洋枪”的步步紧逼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作者以末路英雄李天然,为老北平的入殓师,让这样一位落寞的大侠,来见证旧京最后的风华,再合适不过。在故事的结尾,日军占领北平,而李天然,这一江湖最后一位大侠,也用枪射杀了他的仇人,浪漫主义的江湖世界就此被彻底击碎。与此同时,这一声枪响也成为了老北平最后的丧钟。

究竟北平的生活是怎样的?

故事的开始是在1936年的秋天,结束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这期间,读者可以跟着主人公李天然,一起体验整整一年的北平生活。

但作者笔下的北平风情,或许会出乎我们的意料,最中式的和最西式的杂糅在一起,看起来一切似乎都不协调。而这,其实正是当年繁华至极的北平的本貌,是“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那些看似不和谐的东西,在北京的包容下,都变得和谐,无论来自哪里,浸在其中,都会觉得“这儿的日子太舒服了”。

姜文的电影为什么要叫民国三部曲(用电影创造属于他的)(5)

究竟什么才是繁华北平的本质?对比过去的北平和现在的北京,相差的似乎只是被拆除的城门、胡同,变化的似乎只是人们的衣着饮食。但事实上作者呈现出的衣食住行的点滴元素,只是北平风貌的表征符号,真正的内核,是人,是沉浸在市井中脸上的惬意与自信。

诚然,现在的北京比过去的北平便捷多了,但在种种便利之下,是人们日益膨胀的浮躁。北平的生活在衣食住行上处处都有讲究,这些讲究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那些看似繁琐的规矩,背后皆透着一股典雅。

而现在的北京在丢掉那些繁琐的规矩的同时,也丢掉了这份自信。没了自信的北京,也就没了当年那些让人沉醉的北平身影,那些身影不是城市的建筑,而是活在城市中的,活生生的人。

关于主播:

上官文露,中国传媒大学文学硕士,通读经典文学名著,15年新闻从业经历,用新闻人犀利和敏锐的视角,让你透视文学里的世界。

真正的讲书,远不止是讲故事,上官文露和你一起高效读书,拒绝快餐式阅读和心灵鸡汤,用最凝练独到的方式,让你感受到名著之美和世间百态。听懂故事,更听懂名著真正在讲什么。

关于喜马拉雅: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