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趣味闲谈Q
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至今仍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的优秀人、物、事,但是也从其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很多能并列排名的基本都是四种,故称为“四大”。如四大名著、四大发明、四大才子等等,那为什么历史上基本都只有四种而不是更多或更少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都有哪些“四大”
类似这种“四大”还有很多,通过观察不难发现“4”这个数字在古代肯定是有着一些特殊含义的。并不像现在因“4”和“死”读音差不多就避而远之。
《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四是由“口八”组合而成,古语解释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喻比浩瀚、深邃,加之又有“方向感”而中国人正喜欢这样的字眼。
在道家文化里“四”有着独特的意义,出现的也非常频繁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以见四这个双倍偶数,是非常有含蕴的,由于道家文化影响深远,四也就很自然的被社会所青睐,因此赋予它别样的特殊意义。
一代代史官不断的加深强化“四”的含蕴,把四隐喻成“大”“广”“开阔”等意思,由于有了这层意思,四的使用率更加的频繁,加上文人的浸染、传播,因此“四”在中国文化里就显得格外突出!
人类说居住的这个星球,在哥伦布航行大发现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四方的,四的观念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时空尺度,因而在数字里有着重要的意义。就中国而言似乎从祖先的时代起就已确定了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四的宇宙观:脚下的土地是四方的,中国外围有四荒之国,我们写的四方的汉字等等。
所以在古代四的概念很大,古人认为四就是包括了全部。
不仅如此,随着五线谱的传入“4”的读音是“fa”(同“发”),与现在的“8”不谋而合有着发财的意思,只是随着文字的不断完善和规范,让“4”跟“死”读音相近,才遭到现代人的嫌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