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花花街

文/孙奎英

腊月二十六是我们老家赶花花街的日子。

赶花街最好的是什么(赶花花街)(1)

一进腊月,大雪封地,农田里便不再有农活。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在年末去置办年货了。他们往往把一年节衣缩食省着来的钱花在了年集上。而花花集则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将附近十村八乡的农民吸引在一起,享受独具地域和时代特色的丰收和喜悦。

一大早,要去逛花花集的村民就全家出动了。家中孩子多,较为清贫的则套上一辆驴车,家人坐在车厢里,主人坐在车辕上,小鞭子一甩,拖儿带女,耍子去也。他们脸上带着笑,一路欢歌而去。

家里孩子少,较为富裕的,男主人将夜里擦得锃亮的自行车骑出来,前面大梁上带着孩子,后面后座上驮着婆娘,伴着叮铃铃的铃声,在人们的眼羡中摇晃着去逛花花集了。

花花街沿着河边,沿着路旁,沿着树林,已经蜿蜒成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巨龙。街上已满是人,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到了集市,人们自然分成两组,男人带着男孩,女人带着女孩,各逛各的。

男人们迫不及待得来到鞭炮市场,千头响,二踢脚,小草鞭。大人的,孩子的通通买回家,好容易过年的了,图的就是这个喜庆劲,热闹劲。

逛完了鞭炮市场就得去购置年货了,猪肘子,肥膘子买上十几斤,熬练了一年的人儿总得见个荤腥不是。

女人们一进街,就被那花花绿绿的衣服布料,花呀朵的吸引住了,女孩子的眼睛更是不够使得了,她们东瞧瞧,西望望,拉着家里的大人挤进人群里,去购置自己喜欢的东西。

扯几尺花布,做几身过年的衣服,在大年初一的早晨穿出来,既是家中女子比美的时候,也是家中女主拼手艺的时刻呢。

赶花街最好的是什么(赶花花街)(2)

大甜杆和水果糖也是花花集必备的物品。那花花绿绿的不带糖纸的水果糖,有西瓜,有橘瓣,有豌豆,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口味。

大白兔是不得见的,高粱饴确实不可少的,包一颗放进嘴里,软软糯糯的,甜甜蜜蜜,在那个清贫而苦难的时代,这点点的甜足以让我们铭记终生。

赶花街最好的是什么(赶花花街)(3)

时近中午,花花集也进去了高潮。临时支起席棚里坐满人。大勺小勺叮当作响。“大饼熟了”,“包子出锅了”……叫卖声,欢笑声参杂在一起,每个声音里都拧出笑来。

今天又是腊月二十六了,早饭时,一边吃饭,一边问先生:“想去赶花花街,去哪呢?”

“应该是三中东边吧,还是大祁附近呢,我也不太清楚”。

赶花街最好的是什么(赶花花街)(4)

是啊,我们的花花街在哪里呢?仿佛哪里都是,但又哪里都不是。就像我们的年,年货越来越丰富,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壹点号 春燕杨瑞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