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影视看横店,这在国内影视圈内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亲临横店,你才有可能掂量出中国影视的温度尽管外界有一些传言说横店呈现出了“凉凉”的状态,但是本报记者实地调研横店之后,发现以横店为代表的中国影视依然处于有温度的热度之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横店拍戏哪里招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横店拍戏哪里招人
编者按:中国影视看横店,这在国内影视圈内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亲临横店,你才有可能掂量出中国影视的温度。尽管外界有一些传言说横店呈现出了“凉凉”的状态,但是本报记者实地调研横店之后,发现以横店为代表的中国影视依然处于有温度的热度之中。
■本报记者 谢若琳 陈炜 横店报道
最近两个月来,横店萧条的新闻频传,有位导演说,在冬日里看到这样的消息,身体不由寒颤,丝丝寒意沁入心骨。11月15日,阴雨绵绵,《证券日报》记者走进横店,意外发现横店影视城仍然保持着往日的热闹喧嚣。
“你们要小心,这边骗子不少。”听记者是外地口音,就有演员公会的工作人员善意提醒。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人自称剧组工作人员上前搭讪,“我这有个好项目,剧本、演员、后期都能搞定,就差一个投资人了。”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约有4万人在此注册演员,甘当“横漂”。在此次采访过程中,不断有人纠正记者,过去几个月,横店从未“萧条”。尤其近期大制作纷纷回归正轨。
但横店也难谈回暖,出于影视行业的周期性考虑,10月份以来大制作纷纷开机,都是前期积累的项目。当下的市场到底如何,资本有没有逃离,还要等这批热闹劲过去,半年后才能看出端倪。
如今下结论,言之尚早。
横漂“不为赚钱”
出租车司机老吴说,横店是个很健忘的城市。哪怕过去几个月有些“冷清”,眼下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重新开机、搭景、拍戏。
横店演员公会,是横漂们“找活”的地方。如果你想去横店做演员,第一步就是去公会办一张演员证,之后公会会将群众演员分进若干个微信群,在剧组有需求的时候在群内发布信息。
穆青来自江西,此次专程来横店就是想当一次群众演员,但在横店影视城周围租了一间旅馆,等待了5天时间后,她却一个角色也没有接到,一气之下穆青退出了公会的微信群。
“群里有百余人,但是发布的剧组需求很少,有的就要几个人,我根本就抢不上,”穆青在公会服务部抱怨,要求换群,“我还有自己的工作,演一部戏就回去了”,她不断地跟工作人员强调,只要尝试一次就好。
演员越来越多,但不是每一个都能接到想要的戏。演员公会服务部,就成了横漂们平日里最爱的聚会场所,热闹的时候,这里挤满了群众演员,与北京地铁高峰期一样,人贴人的站着。
实际上,他们的薪酬标准并不高:一天工作10个小时,赚取90元。而周围的家庭旅店,一晚上的价格在100元左右。可以说,大部分横漂,都难以靠当群演过上体面的生活。
群演当中,也有级别之分。高级群演,被称作特约演员,其特殊之处在于要求稍高一筹,要么面容姣好,要么略有演技。对比之下,普通群演几乎没有门槛,据当地人介绍,横店兴起之初,群演主要来源于“周围村子里的阿公阿婆”。
11月中旬,横店飘着秋雨,公会服务部里的群演正三三两两的下着象棋。赵大爷操着一口北方口音,在其中显得格外突出,他是河北张家口的退休老干部,与几位朋友组团到横店当群演。由于气质突出,赵大爷已经是特约群演,偶尔接一些老年人的角色,还能有几句台词。
他说,不为赚钱,就图个兴趣。
“与两三年前相比,确实是冷清了一些”,公会服务部门前,一位剧组灯光师傅告诉记者,“最近开拍的大概有40部戏,而过去在鼎盛时期,这一数字能达到100多个。”
横店“从未萧条”
“横店从未萧条过!”当地的一位影视公司董事长郑祥不断强调。他认为,开机数量下滑,主要原因在于“限古令”。2018年初,广电总局出台新规,大力扶持现实题材作品,严禁一线卫视播出乱改历史的宫斗剧,一度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古令”。
实际上,从2016年起,影视行业已经出现回落迹象。根据淘票票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电影票房约为450亿元,同比增长2%,这与2005年以来,电影票房复合增幅36%的成绩相去甚远。
同期受“一剧两星”政策影响,传统电视剧市场容量增速逐步回落。另一面,网剧初露锋芒。2013年网剧产量仅为50部,随后进入快速扩张时期,2014年同比增长310%,2015年同比增长129%,直到2016年增速放缓,产量维持在600部左右。
资本逐渐冷静下来。如今在横店,小成本的作品居多,大制作的进度明显放缓。郑祥表示,大家都在等消息,开机数量锐减早在意料之中。“因为横店的拍摄场地,大多是古装剧的配置。限古令出台后,肯定会有所抑制。”
他认为,外界误解横店“萧条”,是因为今年第三季度(6月份-9月份)影视行业整体处于观望状态。
今年以来,影视行业多方调整。尤其是税务改革让从业人员心有戚戚。“新规则出来之前,不知道怎么交税,即不敢少交,也不想多交,只好先等等看。”郑祥说,“前段时间,横漂广场同时停着上百辆面包车,都是等待开机的剧组。”
但10月份以来,《三生三世枕上书》、《盗墓笔记重启》、《租借少年热血档案》等大制作相继开机,记者在片场已然能够感受到忙碌的工作的气息。
在郑祥看来,横店如今的现状,才是回归理性。“前两年钱多,人心也浮躁,什么样的人都想来投资几部戏。这个地方‘傻子’太多,‘骗子’都开始不够用了。”
这里渴望投资者
所谓“骗子”,更高级的说法是忽悠。横店渴望投资者,更确切的说,最好是不懂行的投资人。在互联网风口上,经常有创业者说,“我有一个好主意,就差一个程序员”。记者发现,这一个观点,完全适用于浙江横店,更贴切的说,适用于中国影视圈。
这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在横店,似乎每个人都是电影大师,从小店服务员到出租车司机,都能说上两句“所谓艺术”。记者甚至看到2000元成本的剧组,几个相关的后期人员凑点钱,就能撺出一部剧,类似微电影。
这也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行业。作品的成熟度,完全在于掌控者的能力。投资没有依据可言,全凭“信任”。信任一个人、一个团队,就可以掏钱了。数据、调研、PPT,不存在的。
“前两年的钱,太好赚了,活多到接不完”,某营销公司CEO程昱告诉记者,当时遍地是投资,好项目被炒的很贵,还都得抢着做。
他好怀念那个到处是金主的年代。2015年,是中国传媒产业颠覆的一年,纪录不断被打破,规矩不断被重塑,影视行业经历了业绩与估值齐飞。
Wind数据显示,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总市值达到1.66万亿元,行业版块涨幅74.32%,市值飙升的同时,文化传媒公司并购扩张也进入白热化,当年文化传媒公司共发生并购196起,涉及资本约893.83亿元,也就是说,几乎不到2天就发生一起文化传媒公司并购。
2016年,传媒行业并购热情不减,全年传媒类上市公司并购278起,比2015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买买买,就是卖卖卖。
“开始接触了好多有钱人,做什么的都有。有的是小开发商,有的掌管常年亏损的重工业集团,也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摩肩接踵,往来而不绝。”程昱感叹,“巅峰时期,能有100多部戏同时开机,你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有多美好”。
身处产业链最顶端,演员身价水涨船高,天价薪酬成为主流。资本热捧一年多后,明星们似乎找到了潘多拉魔盒,纷纷通过高片酬、当股东、卖公司、做高管等多种方式,花式捞金。
当年,乐视网收购乐视影业,拉出来19位明星股东;刘诗诗、吴奇隆夫妇的稻草熊差一点卖给暴风集团;唐德影视准备收购范冰冰公司51%股权;2016年底,赵薇试图高杠杆入驻万家文化,将明星证券化推向高潮。
2016年7月14日,深交所发布《修订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针对市场热点强化监管》,提出重点监管创业板影视公司信息披露,严控明星证券化。大势之下,上述交易均未成行。
“演员本来是个褒义词,现在很多人把它当作贬义词。”郑祥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穆青、赵大爷、郑祥、程昱等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