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今年暑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学1801班的同学们前往浙江、上海、河南、河北、四川、广东等多个省市,以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开展了以“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河南鹤壁 | “低胡同、高胡同”,要脱贫、路先通

“今年是扶贫攻坚最后一年,大家都挺拼的,村里面变化很大。”家住河南鹤壁市贾村的小胡笑道,“现在村里面小孩儿上学,比我那会儿一脚水一脚泥的方便多啦。”

“原来村里都给铺上水泥路之前,我们这里还有高低胡同的说法呢。”小胡告诉我说。所谓“高低胡同”就是指在建设村村通之前,已经脱贫的人家会集资在房子周围铺上水泥路,而大部分贫困人家出不起钱修路,只能继续走土路。每逢雨天,雨水就会顺着这些加铺水泥的“高胡同”流到“低胡同”,“低胡同”里的人家就只能在泥泞中一脚深一脚浅地艰难前行。

很多村民谈起乡村变化第一个说的就是铺上水泥路后出行方便了,也干净了。“那时候一下雨,路上就看不得了,”家住侯小屯村的李大爷回忆道,“那时候路边有倒垃圾的、也有养猪养鸭的,一下雨路上就全杵着不知深浅的大水坑,里面全都是灰色的臭汤子,最怕骑车一个不小心整个人就都摔进去了。”

19年以来,侯小屯村整体铺设硬化路面,并在道路各处添加了排水设施。新修建硬化路面达800米,下水管道1500米,基本改变了下雨天道路污水横流、难以出行的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1)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2)

湖北建始 | 高度近视大伯种菜栽果养猪,三管齐下奔小康

凌晨三点, 52岁的黄希松早早起床,将院子里前一天下午从地里收的蔬菜用塑料桶装上三轮车,赶去批发商那儿卖,黄希松说:“7点过后批发商就不会要了,得赶早。”

黄希松有严重近视,度数超过1800度,眼镜一摘下连自己的手都看不清。他的妻子患有高血压和骨质增生,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母亲也腿脚不便,连站立行走都很难。小儿子还在读高中,家庭重担全压在黄希松肩上。即使面临如此困境,黄希松依旧靠种菜栽果养猪带着全家奔上了小康。

黄希松是湖北恩施建始黄土坎人村,是村里最早用塑料大棚的人之一。以前的大棚支架都是用的竹条,他曾经一连好几天骑着三轮车去山里砍竹子,运原料。而现在,塑料大棚都变成了更结实耐用的金属支架,省去了他很多工夫。曾经低效率的人力耕作,现在被快捷方便的微耕机所替代,他感慨道:“现在经济发展得快了,机器用起来了,我们也轻松了不少。”

除了蔬菜大棚,黄希松还在家门前辟了一片果园,种起了梨和椪柑。近年来建始县发展了特色品牌“六月雪梨”,他也“紧跟潮流”种起了这种“网红梨”。每逢七八月成熟季节,一斤梨甚至能卖到8块钱。精于种植的黄希松也没落下养殖,去年春节前买了十头猪,一番精心饲养都长到了两百四五十斤,前段时间以每斤17元的价格卖出去了六头,给家里增加了一大笔补贴。

黄希松总是说:“一边种菜栽果树一边养猪的确很辛苦,但脱贫奔小康绝不能只一味靠国家补助,也得自己行动才行。”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3)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4)

河北丛台 | 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百姓幸福感。只有把便民利民措施完善了,才能进一步提高老百姓幸福感。

今年以来,丛台区围绕“智慧、便捷、高效、保障、提优”,全面推动六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打造“无难事、悉心办”的营商环境品牌。通过建立更加完善、便捷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撑。

丛台区新建立的六大便民服务中心包含丛台区政务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浪潮大数据双创中心、中介服务中心。其中,丛台区政务服务中心最先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

原来的丛台区政务服务中心面积小、办理事项少;而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投用以后,使用面积由原来的353平方米增加到了3656平方米,包含的审批部门也从4家增设到18家。自去年十二月新政务服务大厅投用以来,截止到今天累计办理各类事项六万三千余件,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来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小张说:“现在,这里办事窗口多了,办理事项也多了。再也不用排长队,跑多个审批部门了,特别方便。”

丛台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去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以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关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5)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6)

浙江北仑吉林汪清 | 扶贫对口帮扶,铺就小康友谊路

2020年6月15日,也就是汪清县正式脱贫摘帽的两个月后,见证北仑与汪清两地对口帮扶工作的友谊之路——“北仑路”正式命名。

摘帽前的汪清县是吉林省首批国家级贫困县,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地区。2017年3月,宁波市北仑区与汪清县建立对口协作关系,此后,北仑区在产业发展、项目对接、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汪清进行全方位帮扶,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主导产业,黑木耳在汪清县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从黑木耳中就可以窥见北仑对汪清的全方位援助。2018年末,由北仑援建的大北村菌包厂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这个项目使5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受益。这几年,北仑从菌包生产和培育两个核心环节切入,成功将菌包坏死率从20%降至3‰,让黑木耳实现“量质齐飞”。截止2019年7月,北仑区已帮助汪清县实施援建黑木耳产业项目17个,帮扶资金6366万元。同时,北仑还引导企业积极援助汪清,实现政府和企业共发力。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捐出1000万元,帮助汪清建设2000多平方米的冷库,解决了当地北耳科技有限公司当季木耳储存的“老大难”问题。

先富帮后富,携手奔小康,共同小康才是真小康。北仑和汪清在脱贫攻坚路上建立的深情厚谊将随着“北仑路”一起扎根在两地百姓心中。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7)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8)

上海浦东 | 玩具变迁中观小康

“你还记得儿时最爱的玩具嘛?”6月21日至8月12日,《“你去哪里了“——童年玩具寻迹展》在上海金桥碧云美术馆举办,策展人马良在展览的前言中向每位莅临的参展人抛出了这个问题。展览陈列了数位上海玩具收藏夹收藏的上千个玩具,其中“年纪最大”的展品得追溯至民国时期。

四个展馆分布在美术馆的两层,一层的藏品多为千禧年前后,而二层的则相对古老,从民国时期至八九十年代,时间跨度颇长。

“都开始怀旧了,感觉自己老了。”一楼展馆里,一位二十岁刚出头的温州姑娘小宗正指着展柜中一面画着小白兔的红边白面拨浪鼓自嘲,“我没想到我当年玩的玩具都可以被放进展览馆成为历史了”。

二楼展馆中的一个小房间被布置成了过去店铺的模样,边上还停着一辆凤凰牌老自行车。 “我们小时候哪有现在这些花哨的玩具,扔沙袋、抽陀螺这些玩具也都是自己做的。”一位八旬老人告诉我。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玩具制造业从香港起步,改革开放后,国内大量玩具制造业在90年代从香港迁往广东省,如今广东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玩具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2019年广东省玩具出口215.09亿美元,占全国份额的69.1%。

根据2018年《中国内地玩具消调查》,我国3-6岁的儿童平均接触过7.39种玩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玩具对许多孩子来说不再是珍稀物品,玩具数量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同时市场对又玩具制造商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玩具、创意玩具层出不穷,推动儿童玩具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9)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10)

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边陲到东部滨海,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你都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这是我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感受。

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了新闻专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升自己的脚力、 眼力、脑力、笔力,以新闻工作者的视角记录生活变化,描绘灿烂小康。

通讯员 | 于海情 幸剑鸿 伍美宣 张宇凡 郭子嘉 陈书梦 郑俊磊 王苇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寻找红色记忆(镜头记变化妙笔绘小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