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历史上的名气是非常大,在三国那种混乱的世道,他一介布衣能在群雄逐鹿中活下来,最终还能三足鼎立,绝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因为三国在历史上有着十分浓重的一比,三国的历史太过于精彩,后人对三国有着非常不错兴趣和好印象。魏蜀吴三国的创建者都是人中龙凤,都是在众多诸侯军阀混战中存活下来,而且笑到最后的,实属不容易。就拿刘备来说,随便拿出一个军阀都比他有实力,可笑到最后的却是他。

刘备真是个伪君子吗(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装的)(1)

刘备这人有富贵相也有富贵命,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古树,枝叶茂盛,像极了皇帝坐的龙撵,有人就觉得他们家要出贵人。刘备虽然后来冠了一个皇室宗亲,连大汉天子汉献帝都尊称一声皇叔,但到了他这里就变成了普通老百姓了。虽然他父祖都坐过官,但从他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他也变成老百姓了。他拿着族谱去跟汉献帝认亲,结果往上查到了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中山靖王刘胜光儿子就一百多个,到了他这里那血缘已经不知道有多淡了。何况汉献帝自己都自身难保,帮不了刘备什么忙。

但要是说一点忙都帮不上也不对,比较刘备这个皇叔的身份一直保留到最后,很多人还是很在乎刘备皇室宗亲这个名头的。刘备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大儒卢植的弟子,军阀公孙瓒的同学,那时候像卢植那种海内大儒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说刘备能笑到最后,皇室宗亲和卢植弟子的身份起到一定作用。刘备虽然家道中落,但他的父亲以上,祖祖辈辈都是做官的,还是皇室宗亲。他们家族肯定有一定的底蕴,也就是为什么刘备家里落魄了还能去长安那种地方求学,还能拜在卢植门下的原因,因为家族支持他去的。

刘备学习成绩不知道怎么样,但是他毕业后织席贩履是真的,就因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一路上也会结交朋友,他绝对是个有思想有抱负的青年是肯定的。他认识的第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就是关羽和张飞,关羽是在老家打死恶霸,亡命天涯,也是一位壮士。张飞的家事算是三人里面最好的,他可不是杀猪的那么简单,很可能是个屠宰行业的领头人,整个涿郡可能都有他家的生意。他家开的可是一个大企业,而且还是一条龙服务的。何况张飞还是书香门第,文化是非常高的,张飞本人还是个画家,尤其擅长画美人,画出来的美人栩栩如生。他也不是什么豹头环眼,三兄弟里面史书唯独对他的样貌没有任何描述,他豹头环眼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样子。后来刘备起家张飞在资金方面没少赞助,甚至倾囊相助。

刘备真是个伪君子吗(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装的)(2)

刘备向来擅长观人,关羽张飞日后能成为万人敌,成长为三国数一数二的名将,刘备当时是有感觉的。刘备白手起家敢在乱世中找机会,身边没几个有大本事的人是不可能的。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他们仨“桃园结义”,但是记载了他们情同手足,共睡一张床,同吃同住,很有可能是刘备自己主张结交关张的,这是英雄惜英雄,他们的感觉也确实保持都最后。

刘备一辈子遇到的贵人不少,关张是第一,其次就是胡商赞助了刘备军马武器,这无疑就是雪中送炭。也是因为胡商赞助的军火才让刘备在平定“黄巾起义”的时候立了功劳。后来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的时候推荐了孙乾和糜竺,别小看了这两人。刘备在得到荆州之前那是真狼狈,连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没有,四川颠沛流离,到处寄人篱下。孙乾作为刘备早期杰出的外交家,到处给刘备做说客,公孙瓒、袁绍、吕布包括曹操都收留过刘备。虽然里面有刘备是英雄豪杰的成分,孙乾在其中起到不可磨灭的外交功劳。

糜竺那是个顶级富豪,家里的产业和金钱数不清了,光仆人就有几万(包括帮他打工的)。当初曹操拼命拉拢他,让他和弟弟糜芳做郡官他都不干,一心追随没有什么势力的刘备。后来刘备经常吃败仗,然后马上又能起来,糜竺的支持是肯定的,要钱给钱,人打没了,一次就送了两千仆童,这手笔可是了不得,还把妹妹嫁给落难的刘备。等到刘备拿下益州后,刘备对当日的功臣孙乾和糜竺是倍加敬重。

刘备真是个伪君子吗(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装的)(3)

刘备的仁义还在得民心上,当初被曹操追着杀,身边跟着十几万老百姓。刘备连老婆孩子都在乱军中丢了,幸亏猛将赵云舍命在长坂坡救下阿斗。幸亏关羽跟刘琦借了水师及时赶到,好歹寄居在刘琦的江夏。后来的日子刘备稍微有点起色了,因为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刘备也趁机打下荆州一部分,好歹有了一块地盘。荆州也是他日后能够三足鼎立的根基,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也稍微能够喘口气。虽然地方小了点,别墅比不上,砖瓦房还是有两间,好歹能遮风避雨。

这次跟以往不同,以前都是打了地盘,马上就丢了,这次荆州这块地盘非常稳固,也没有丢了。因为以前追着刘备打的军阀都没有了,袁术、吕布都被曹操灭了,曹操也在“赤壁之战”吃了败仗,一时半会不会来。孙权也是刚刚跟刘备联盟,不可能一下子翻脸,而且刘备此时的势力已经壮大不少。诸葛亮已经追随刘备了,谋士庞统也加入,还有荆州的伊籍,加上关张赵,糜竺、简雍、孙乾等一帮子生死弟兄。文武外交都有了,刘备该再接再厉扩大产业了。

庞统给出了拿下益州的具体部属,用益州做大本营进而争天下,刘备称善。虽然庞统战死很可惜,但是帮益州拿下。拿下益州之后,刘备意气风发,又得到益州人才支持,比如法正、李严、黄权等人。再加上马超的加入,老将黄忠和青年将领魏延,刘备集团已经人才济济。法正做为继庞统之后的谋主,和黄权一起给刘备出谋划策,必须拿下汉中,刘备当然答应。经过近两年的争夺战,斩了曹操的兄弟而且最出色的夏侯渊,最后曹操亲自来争汉中都没有得手。

刘备真是个伪君子吗(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装的)(4)

夺取汉中之后,刘备达到人生巅峰,自立为汉中王。紧接着就走了下坡路,因为关羽的死大乱了刘备的一切部属。刘备打着替兄弟报仇的口号发兵伐吴,丈夫第一个支持,祸不单行,张飞还没出兵就被部下杀死,刘备是伤心欲绝,三兄弟里面就剩他一个人了,而且两个弟弟都是死于非命,这让刘备对东吴的仇恨更大了。

铁了心举国之力伐吴,当时的情况也不乐观,马超不敢用,法正用病逝了,诸葛亮要坐镇大本营。黄权是反对者,虽然黄权有谋略,但是给他分兵了,没带在身边。赵云也是反对者,干脆留在家里。魏延守汉中,跟着刘备的都是少壮派,虽然忠勇无比,但终究不是关张那种宿将能比的。最后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一把火烧光了刘备所有家底。

纵观刘备一生也是大起大落,最后虽然没有光复汉室,可终究三足鼎立,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的用人觉得是一流的,看人也是非常准。当初跟关羽张飞邂逅,三人始终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庞统和法正两位谋主也是有多大本事都给他们发挥,对黄权也是倾心交往,黄权被迫投降曹魏的时候,大家都劝刘备杀了他家人,刘备只说是自己对不起黄权,黄权的儿子后来也在蜀汉亡国之际战死沙场。

刘备真是个伪君子吗(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装的)(5)

糜芳投降东吴的时候,刘备说最不该投降的就是糜芳,气的糜竺负荆请罪。刘备却说跟你没关系,不用放在心上,还劝糜竺不要想不开,对他依旧如初,在糜竺面前从来不提糜芳。虽然赵云公开反对刘备伐吴,临终前交代后事的时候还把赵云找来,把家托付给他,比较赵云忠心耿耿,勇敢异常,保护刘备一辈子家小,是最信得过的人。

诸葛亮的政治能力刘备是知道的,把整个天下和阿斗都托付给他。还有马超临终前祈求刘备善待马家唯一的骨肉马岱,刘备一口答应,而马岱在蜀汉也是混的非常好,连马岱的后人都一直受重用。

刘备打了一辈子仗没有屠城,没有滥杀无辜,比起曹操多次屠城和杀人如麻来实在是仁义至极。比起孙权连亲儿子都杀,连立下赫赫战功的陆逊都能骂死,刘备在仁义方面实在是难得。要说刘备有一点地方有诟病,那就是杀义子刘封了,刘封死的确实有点冤枉,但他也有错,补救关羽这就是不应该。就算救不了也要表示一下,关羽对刘备有多重要他是知道的,刘封的死多半还是政治原因,诸葛亮就明着建议刘备除掉他,后来刘封的遗书还后悔没有听孟达的投降曹魏,这让刘备十分伤心。

刘备最最重视的还是感情,张飞把刘备的徐州丢了也只是责怪几句。马超作为诸侯投奔,刘备不敢用,但好歹没有害他,看看曹操怎么对许攸的。赵云和黄权反对伐吴,刘备依旧没有惩罚他们,甚至还带着黄权去,黄权被迫投降后刘备更是善待其后人。马超求刘备照顾马岱,刘备马上答应。张飞那么崇拜刘巴,刘巴确不正眼看张飞,刘备也只是疏远刘巴而已。

刘备真是个伪君子吗(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装的)(6)

刘封丢了东三城后来之后,刘备也只是责怪他不救关羽和挤走孟达而已,根本没说丢了城池的事情。从各种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刘备最在乎的是人,地盘丢了可能再抢回来,人死了就没了。有人说刘备是真君子,也有不少人说刘备是伪君子,假装的。可以想想,一个人装三五年可以,装一辈子就不正常了。何况刘备一辈子都是奉行仁义二字,他自己经常标杆曹操恶,自己是仁。话又说回来,就算一个人能装一辈子仁义,他也变成真仁义了,刘备他就是真仁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