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芜湖轨道交通建设的加速推进,城市面貌正不断刷新。一排排高架,一道道“长虹”,犹如一条长长的动脉,在城市上空盘旋蜿蜒、英姿显露,展现了“皖江明珠、创新之城”的形象和魅力。最近,让广大市民又惊喜的是,位于1号线、2号线一期交汇之处的鸠兹广场附近,好几根墩柱已被描绘成一幅幅芜湖十景主题水墨画,既有人文芜湖韵味,又灵动耐看,成了一道新风景线,为最美芜湖单轨添彩。

芜湖轻轨沿途有哪些景区(又一道新风景线)(1)

芜湖十景如何“遇上”芜湖轨道交通?8月29日,通过市轨道隧道办,记者联系到负责此项目的安徽师范大学资产运营公司获悉,设计之初,项目团队原本是想体现创新、生态等芜湖现代化元素,可经现场走访后发现,1号线、2号线一期交汇之处山水相间,多是芜湖老建筑、老地标、老景点,另外该区间处于市中心道路交叉口,交通发达、车流量人流量较大,最终经多次讨论决定有10根墩柱采用芜湖十景主题新中式水墨画,“这样既可以融入周边景观环境,体现芜湖传统特色,又能避免靓丽色彩影响行车人注意力,最大化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据介绍,相较于传统的山水画,新中式水墨画虽然少了几份浓墨重笔的厚重感,却添了几份灵动,用简单的线条、更为轻灵的色彩、单纯却有力的留白、清晰的造型即可勾勒出芜湖的山山水水,画面简洁却不简单,更有一番韵味。整体颜色上再融入了宣纸微微发白的颜色,意境感更强。另外,为了表达徽派建筑的雄伟壮观、气势挺拔,原本10根墩柱上如鸠兹展翅般的架梁部分都设计了淡淡青灰冷色系的徽州门罩元素——马头墙。不过由于接触轨都带电,高空近距离绘画此部分必须停电,考虑到安全因素、影响跑车,在双江塔影、赤铸青锋两根墩柱上融入该元素后不得不放弃了。

芜湖轻轨沿途有哪些景区(又一道新风景线)(2)

赭塔晴岚、镜湖细柳、赤铸青锋、玩鞭春色、双江塔影、天门烟浪、西山灵石、马仁云壁、陶辛水韵、褐山揽胜……将原创、平面的芜湖十景新中式水墨画融入高耸的立体墩柱上,需经历刷漆、勾勒、上色等多个高空施工环节,并不是件容易事。记者了解到,安徽师范大学资产运营公司该项目团队共有近20人,包括设计、施工、安全保障等。为了保证整体连贯观赏性,团队特意安排了两位绘画风格基本一致的相关专业师生,起早摸黑、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在升降机上施工。在克服高温、降雨等影响,目前有7根墩柱已呈现独有芜湖景色水墨画,本周内将全部施工完成。

芜湖轻轨沿途有哪些景区(又一道新风景线)(3)

芜湖轨道交通:谁能让我更美点?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创新开放一直是芜湖砥砺前行的动力之源。为凝聚人民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打造芜湖轨道交通文化名片和品牌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目前芜湖城市轨道交通和隧道建设管理办公室、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正面向全市广泛征集墩柱美化创意图稿,特邀关注芜湖城市建设和轨道交通文化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单位和个人踊跃参加,积极投稿。

根据征集要求,墩柱美化创意图稿为原创,包括创意图样及其尺寸、比例、颜色、字体、材质、效果图等。应体现芜湖的地域特点、城市精神、传统文化,结合城市建设与发展等特点,主题鲜明、寓意贴切、形象美观,能和芜湖轨道交通系统周边景观自然融为一体。作品构思具有创新性、内涵性、艺术性,整体感觉时尚大气。图案简洁明快,色彩简明大方,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便于记忆且印象深刻。(详情见大江晚报8月27日A07版芜湖轨道交通视觉装饰设计征集公告)

特别提醒,图稿投稿截止时间为9月10日 24点00分,可直接投递邮箱:whsgdjtb@163.com;也可邮寄至芜湖市镜湖区北京西路16号芜湖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511室综合部(邮编:241000)。0553-5900722。投稿截止后,主办方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作品进行评选,设优秀创意奖5名,各奖励人民币3000元 获奖证书 轨道交通首开纪念套装1套;优秀设计奖5名,各奖励人民币3000元 获奖证书 轨道交通首开纪念套装1套;入围奖若干名,各奖励获奖证书 轨道交通首开纪念套装1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