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清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名扬海内外广为流传的“我的朋友胡适之”,足见胡适的分量胡适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无须我来饶舌,我想说的是,就为人处世而言,胡适有其可爱的一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胡适的伟人名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胡适的伟人名言(胡适的可爱一面)

胡适的伟人名言

□孙建清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名扬海内外。广为流传的“我的朋友胡适之”,足见胡适的分量。胡适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无须我来饶舌,我想说的是,就为人处世而言,胡适有其可爱的一面。

与胡适有过交往的同辈或稍晚一点的学人,不谈点胡适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清晰地记得红学家周汝昌回忆过与胡适的一段学术往事。在那个年代,与胡适学术往来,是很光彩的事儿。当年,周汝昌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一时兴起研究《红楼梦》,于是辗转向赫赫有名的胡适请借《四松堂集》,胡很快便把书寄了过来。之后,周自称,“我这个得陇望蜀之人,就又兴起了另一个冒昧之想:向他借阅‘甲戍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此书的珍贵稀有的程度又远远超过了《四松堂集》。不久,胡就托人将外用报纸包裹的四册一函捎带给了我。”借书,固然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须知,周汝昌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而胡适不但学术誉满全国,而且位高权重,况且借阅的又是堪称国宝级的典籍,不管怎么说,这种慷慨的作风无论在那时还是在当下都是不多见的。怎样?这是不是可以窥见胡适提携后学的一种品格呢。

如果仅以借书还不足以看清一个民国老派学人的为人,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季羡林是怎么评价胡适的。季羡林虽不是胡适的学生,但归国初期也受到胡适提拔。季小于胡适,但同在北大供职,胡适是校长,季羡林是系主任。据季羡林回忆,胡适从来没有跟人发生过争执,对人和颜悦色。梁实秋的话似可作证。梁实秋说过,胡先生和其他的伟大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温而厉"是最好的形容。“我从未见过他大发雷霆或盛气凌人。他对待年轻、属下、仆人,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就是在遭到挫折侮辱的时候,他也不失其常。‘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近来我还忽读胡适的《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你看,这是多么言辞恳切的嘱托呢。

不过,个别回忆文章偶尔也谈到胡适为人失之宽厚的地方,举例是他与冯友兰的关系。胡曾说,冯友兰1950年在檀香山买了三个很大的冰箱带回去,冰箱里都装满了东西,带到大陆去做买卖,准备大赚一笔,他平日留起长胡子,也不肯花剃胡子的钱,云云。且不说胡适到底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即便说过,在我看来,这也不涉及对冯友兰人格的贬损,而只是胡的一种幽默调侃罢了。

总的看来,胡适还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处处显示出豁达、宽厚的学者风范,单从为人看,他不失为一个好人,一个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