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因素的监测——地貌因子

一、地貌因素

1、坡度

(1)坡度导致水土流失的原理:地面有坡度就会产生地势高差,地势高差是产生水流能量的根源。坡面径流产生的能量是径流质量和流速的函数,而径流量的大小和流速则主要取决于径流深和地面坡度。即地势高差<——水流能量产生<——径流量、流速<——径流深、地面坡度.

(2)坡度的测量方法:经纬仪、测斜仪、手持水准仪、GPR等

(3)坡度的计算方法:①R.R丘吉尔法、②两点测定法

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因素的监测)(1)

2、坡长

(1)坡长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坡长大,受雨面积大,径流流程长,侵蚀机会多,侵蚀增大。在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径流深入量增加,侵蚀会减少。

(2)坡长的测量方法:

①测量法:水平长度=斜坡长×cosa,其中a为坡度(°)。

②图面量算: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50000。量算时,先取一组相互水平的等高线坡面,用直尺在垂直等高线方向上量取若干间距一致的等高线间距,再由比例尺换算成水平距离,即为破面水平长度。用上下两条等高线的高差(h)除以水平长度(l)得到坡度值。即tana=h/l。

3、地形因子SL

(1)计算方法

①USLE中计算式:用标准小区比较方法进行计算。美国的标准小区长22.1m,坡度9%=5.16°。计算公式见附表。

②我国部分区域的SL计算式,主要有江忠善公式(适用于黄土高原)、张先奎公式(适用于东北黑土区)、黄炎和公式(适用于福建)、杨艳生公式(适用于南方红土壤区)。计算公式见附表。

4、坡形(坡面形态)

(1)坡形影响侵蚀的原理:坡形不同会导致坡面降雨径流的再分配,改变径流的方向、流速和深度,直接影响侵蚀方式和侵蚀强度。

(2)坡形的分类:直形坡(直线坡)、凹形坡、凸形坡、复合坡。

(3)坡形监测的实质:坡面坡度的测量。

(4)坡形的测量:测量时垂直等高线顺坡向分段测量坡度来判断坡形,要注意判断坡度的转折点,这是准确判断坡形的关键。

5、坡向(坡面的倾斜方向)

(1)划分:共分为八个方位。北向、西北向、东北向、南向、东南向、西南向、西向、东向。

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因素的监测)(2)

(2)测量

①用罗盘仪。将罗盘长轴指向坡面倾斜方向,圆水准居中,此时指北针所指方位就是坡向。

②大比例尺度地向上确定坡向时,可先将各级沟谷底线画出,构成水路网,然后依据等高线在每一网斑中的分布粗略定出坡向。若要细测,则做每条等高线的垂线,测量该垂线与正北方向坐标系的夹角,就是方位角,在查处坡向。

二、地貌类型

1、地貌类型:在一定范围内各种地貌形态彼此在成因上相互联系,有规律的组合。

2、地貌形态的划分依据:海拔、相对高差。

3、地貌形态划分指标:

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因素的监测)(3)

4、小地形

(1)小地形在水保监测中的定位:监测重点地段或监测点的每一块的地形部位和坡地特征,坡地特征包括坡度、坡长、坡向等。

(2)小地形部位划分表:

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因素的监测)(4)

(3)坡度级别划分表:

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因素的监测)(5)

(4)坡长分级表:

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因素的监测)(6)

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因素的监测)(7)

善治山水者先知山知水,而后寄情于山水,至善至水与神州大地,最终达到至善至水之高尚境界矣。

文字信息:郭索彦《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