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24日,胡适突发心脏病,病逝于台北。台湾方面将胡适于台北的公配居所改建为胡适纪念馆。胡适墓地,位于台北南港区的胡适公园里。胡适墓旁有胡适长子胡祖望为幼弟胡思杜所立之纪念碑,胡祖望2005年身故后,也从其遗命归葬于此。
胡适,1891年12月17日出生,安徽绩溪县人,他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1917年夏,胡适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胡适发表的《说儒》,不但是他治学的巅峰之作,也是1930年代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
1938年至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
1946年7月,胡适任北京大学校长。11月28日,蒋介石向国民代表大会提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并郑重致词,说明其要点,由大会主席团主席胡适接受。
12月25日,国民大会正式三读通过宪法草案,国民大会闭幕,由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接受胡适递交宪法。
1947年1月24日,蒋介石想请胡适出任中华民国考试院长和国府委员,但胡适坚持不肯加入国民政府而力辞。
1948年4月3日,蒋介石认为中华民国宪法为内阁制,实权在内阁,有意让中国国民党支持无党籍的胡适出马竞选行宪后第一任总统,等胡适当上总统后再任命蒋介石为中华民国行政院长,但后来因国民党中执会支持蒋介石选总统而变卦。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资料库,胡适曾于1929年被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胡适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授给那些文学作家,而自己,主要成绩是在“提倡文学革命”以及考证考据方面,所以胡适将诺贝尔奖提名之事断然拒绝。
1962年2月24日,胡适去世,终年71岁。13年后,他的夫人江冬秀去世,终年85岁,与胡适合葬。墓碑上刻着“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暨德配江冬秀夫人墓”。墓碑后面刻有“智德兼隆”四个大字。
胡适去世之后,南港士绅李福人捐出两公顷的私地,用作胡适墓地。1974年,台北方面将之开辟为胡适公园。后来有“中研院院士”、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先生与夫人,以及多位地方学者去世之后,也安葬于此,而有“学人墓园”之称。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
毛主席的评价是: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