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1)

鏖战厮杀中的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2)

哥萨克骑兵装束

冷兵器时代,快速机动,来去如风,纵横驰骋的“骑兵”无疑是战场克敌制胜的王牌、劲旅。

而凭借一匹战马、一柄军刀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广阔疆场上,驰骋数百年,纵横上万里,在世界战争史(俄罗斯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辉煌传奇一笔的哥萨克骑兵,堪称“王牌”之中的“王牌”,令对手闻风丧胆的战场“克星”。

一代枭雄、军事天才拿破仑也曾经和哥萨克骑兵交过手,为之大吃苦头的他坦言道:“如果我的部队有哥萨克骑兵,我的军队将席卷世界。”

哥萨克骑兵、蒙古骑兵、欧洲重装骑兵、波兰翼骑兵常常被军史学家誉为“世界四大骑兵”。

1

“神兵天降”的哥萨克骑兵究竟来自何方?

“哥萨克”来自突厥语,是俄国民间文学中的“绿林好汉”,不少书上均解释为“自由自在的人、好汉” 等。

好汉“哥萨克”一词首见于1240年的《蒙古秘史》,1380年在俄语中正式使用。

哥萨克其实不是独立的民族,而是一种军事团体,其成员主要是斯拉夫人,如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此外还有少数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和土耳其人等。

一句话,哥萨克就是一个以俄罗斯人为主体和少量其他民族的人构成的社会群体,简称“族群”

俄国的哥萨克就如同欧洲的骑士、日本的武士浪人、中国的侠客一般,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哥萨克人就是战马上的族群。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3)

迁徙中的哥萨克骑兵

14世纪初,古罗斯和波兰、立陶宛的贫苦农民由于无法忍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开始大量南逃,这便是哥萨克骑兵的最早起源。早期的哥萨克主要从事帮工或在边境服役,居无定所,四处流浪。为了求生存、御强敌,他们结成团伙打家掠舍、劫富济贫,在黑海和亚速海一带的哥萨克则蜕变成海盗。

顿河哥萨克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幅大型油画,描写的就是哥萨克海盗满载俘虏和战利品归来的情景。

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初,这些分散的“自由民”为了对抗封建国家的压迫和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东南部的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一带,出现了“自由哥萨克”的自治村社。16世纪下半期,上述地域相继建立了哥萨克军事州,从而使流动性极大的哥萨克处相对稳定的状态。

克萨克具有打家劫舍的“绿林思想”和“有奶便是娘”的“傍大款”风格,他们藐视财富,不注重教育,强调平等,习惯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准军事化生活习性;养成了哥萨克人一会走路就能骑马,一会骑马就能射击,过着一种豪放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强盗不羁生活。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4)

哥萨克骑兵的一幅速写

2

“传奇英雄”OR “刽子手”、帮凶?

历史上哥萨克既是令人向往的充满异国风情的英雄,也是令人恐怖的刽子手、沙皇镇压革命的帮凶。

一部哥萨克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15世纪中叶,南方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对斯拉夫国家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这时,在抗击土耳其人和鞑靼人的进犯中捷报频传的哥萨克名声鹊起,成为波兰公国和羽翼未丰的莫斯科大公国在同南方异族的征战中日益倚重的力量。

在冷兵器时代,哥萨克骑兵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杀伤力大,骁勇善战的轮番攻击威震欧洲。

哥萨克骑兵从最初的成群结伙、打家掠舍到后来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在其五六百年的发展史中,战事几乎没有间断过。

从十六世纪的欧洲战争舞台正式亮相,哥萨克骑兵便融入了俄国的战争征服历史。在16至17世纪上半叶,对哥萨克鞭长莫及的沙皇统治者为了利用哥萨克的力量保卫边疆,向其提供战斗装备、给养和军饷。随着军事活动在哥萨克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增。

之一,顿河哥萨克从1552年参加伊凡四世夺取喀山战役到1920年作为军事组织被解散,仅大规模的战争战役就参加了24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战争打了26年。

之二,哥萨克骑兵几乎全部参加了从18世纪至20世纪前半期俄国和苏联的所有战争(俄瑞北方战争、亚速海远征、克里米亚远征、波斯远征、两次俄波战争、六次俄土战争,仅20世纪头20年就参加了三次战争,即俄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

哥萨克骑兵胸前佩挂的火药瓶是其显著标志,其不凡功绩深得俄皇赞许,俄皇甚至带头穿着哥萨克式样服饰,以示对在漫长的俄国边界上守土戍边,保一方平安的格外宠爱。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5)

沙皇彼得大帝画像

战争小插曲

01 当八旗骑兵偶遇哥萨克骑兵

清朝初年,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与八旗兵在中俄边城(雅克萨)相遇,结局如何呢?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沙俄派出100多名哥萨克骑兵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后被赶跑。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贪婪成性的哥萨克骑兵卷土重来,侵占了尼布楚地区。七年后,哥萨克骑兵继续南下侵占了雅克萨。

康熙帝派八旗骑兵将雅克萨包围,沙俄战败,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雅克萨战争中,有50多名作战勇猛的哥萨克骑兵投降清军,带到北京后被编入八旗。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6)

入侵黑龙江流域的哥沙克骑兵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7)

战场上的八旗骑兵

02 当拿破仑遭遇哥萨克骑兵。

在拿破仑侵俄征战中,为满足60多万军队补给需求,法军必须在当地征集粮草、燃料等物资,而在收集时往往都是分散行动,这就又给了哥萨克骑兵机动突袭的机会。

哥萨克骑兵日夜频繁、近乎疯狂的袭击征集补给的法军,最终法军通过征集获得的补给微不足道甚至一无所获,他们只能通过杀死本来已经所剩无几的马匹来充饥。

1812年10月19日,饥饿交加、疲惫不堪的法军不得已撤离莫斯科。一路上,俄军以哥萨克骑兵为先锋对法军四处围追堵截,最终拿破仑以丧失大部分骑兵、炮兵和40多万军队的代价撤出了俄国。

直至多年后,流放中的拿破仑还曾忧心忡忡预言 “欧洲将会是哥萨克的了”。可见哥萨克骑兵在这位“欧洲巨人”的心中留下了多么难忘的印记。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8)

战场上的拿破仑

3

哥萨克骑兵的经济来源和管理体制是什么?

战利品和俸禄一度成为哥萨克重要的生活来源,之后酿酒业在哥萨克地区得到空前发展。因为烈酒对于嗜酒如命的哥萨克来说犹如空气、粮食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18世纪哥萨克的葡萄酿酒业蓬勃兴起,到了19世纪已名扬海外。1883年仅在顿河地区就有8000多个葡萄园,年产葡萄酒近25万普特,1901年发展到11600多个葡萄园,年产酒44万多普特。该地区的齐姆良斯克、拉兹多罗斯克和麦利霍夫斯克三镇成为远近闻名的酿酒中心。

哥萨克军不仅拿着御赐俸禄、免交土地税,而且在18世纪初以前拥有相当大的行政、司法和外交自治权,成为俄罗斯历史上享有最多特权的群体。然而这种特权是哥萨克以为沙皇效力为前提,以生命鲜血及和平生活为代价的。

18世纪初,随着沙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从彼得一世起全面加强了对哥萨克的控制和利用。哥萨克骑兵这支在内忧外患中拼杀出来的骑勇之师,在沙皇的大力扶持和利诱下,在西起黑海、亚速海,东至黑龙江、太平洋,横贯欧亚大陆1万余公里的广袤疆土上迅速拓展着。到20世纪初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5780万公顷土地、440万哥萨克、辖区总人口超过1000万的庞大军事集团。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9)

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

俄国地域广阔,分散在各地活动的哥萨克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首领阿达曼是该军及其统辖的哥萨克军事州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州下辖若干村镇,其最高首长也叫阿达曼,经村民选举产生,约每3年选举一次。

哥萨克军其基本建制有团、营和百人队(连),团的编制约600至900人。在长期的征战中,哥萨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平战结合体制。村民们平时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一有战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出征者自备武器、马匹和干粮。为了培养专业化的军事人才,各地哥萨克相继建立了军事学校。

哥萨克骑兵之所以在腥风血雨的征战中所向披靡,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他们一样只为战斗而生,这支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钢铁之师总是在最关键的战役中赢得关键性的胜利。

哥萨克骑兵以鲜血、生命、勇敢和智慧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沙皇曾赐予其担任御林军的殊荣。一项统计表明,无论沙俄时期还是苏联时期,哥萨克都是被授予锦旗和近卫军称号最多的部队。

在长期征战中,哥萨克战将如云、群星璀璨,涌现出众多出类拔萃的军事将领。最著名的则是传奇英雄、苏联元帅布琼尼,他指挥的红军第一骑兵集团军威震四海,所向披靡,尽人皆知,堪称传奇。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10)

布琼尼元帅

4

勇武盖世的哥萨克骑兵如何走向消亡?

正由于哥萨克在骑兵方面的表现太完美了,因此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仍保留着大量的骑兵部队用于冲锋,最高峰的时候竟组建了数个近卫骑兵军。

然而,时势造英雄。随着机枪、炮兵、装甲部队成为战争(战场)主角。强大的哥萨克骑兵在对手猛烈的火力面前,也会被打成马蜂窝,一触即溃。

曾有一部苏俄电影令人印象深刻。当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在冲锋中突然遇见喷着灼热火舌的马克沁重机枪,象成排的高粱杆般纷纷倒下,这支冷兵器时代的“战场王者”的命运开始走向下坡路和尾声。

一战结束后,拥有两千年辉煌历史的各国骑兵纷纷黯然退出战场,只剩下一些阅兵用途。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采取非哥萨克政策,于是哥萨克骑兵——这支骁勇驰骋俄国(欧洲)近六个世纪的骑兵劲旅,逐渐退出了世界战争的舞台,令人感慨地销声匿迹于历史长河之中。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11)

红军中的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骑兵打得过蒙古骑兵吗(是令人生畏的刽子手)(12)

一战中的哥萨克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