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李山先生的《中国文化史》之《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之时,顺道翻阅了民国清流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牛津运动故事》。对其中辜鸿铭老先生独特新锐的历史视角叹为观止。我想我是同意老先生的观点的。回过头来再继续阅读《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又是一番别样滋味。

历史是个镜子,历史是一把盐(1)

一、鸦片战争及中国最初的反应

在开篇之初,李山先生如众多史学家一样,将中国的近代史的划分起始于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造成的最大结果,“是西方列强枪炮轰击迫使以‘天朝’自居的大清王朝,不得不承认现实,不得不开始与列强平起平坐地交往,从而进入国际关系体系中”。

首先,当清政府将要垮台之际,我们从现代的眼光回过头看待这段历史,面对“天朝自居的大清王朝”这样的字眼,这其中似乎透露着人们对曾经辉煌一时、引领中华的一代帝国的唾弃与嘲讽。我们忘记了,大清王朝不仅仅只是一个由满洲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它代表的是整个承载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民族。西方列强利用“鸦片”使得中国“被近代化”。对此,我们应该做出深刻的反思:中国的近代化不是由中国人自己开创的,也不是由世界先进的文明和一流的技术引领的,“鸦片——利益追逐下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了开启中国近代史的导火索。

其次,历史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征战杀伐中,人们不得不被沦为政治的奴隶,从而接受来自强权的欺压与奴役。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兴许还会记得,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当康熙皇帝巡视山西之时,曾对地方官吏说到:“想我中华有那么多的汉人,可为什么汉人连自己的江山都守不住,反而让满人入了关,成了他们的主子呢?”想来确实如此。明末清初不乏反清复明之流,他们只想着民族间隙,却没有真正想过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期待与感受。他们宁愿固守着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大明王朝,却不愿安享康乾盛世。或许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是在长期的儒教思想的钳制下的一种忠于“汉朝”的气节吧。但是,民族间隙已然生根发芽于中国人心底,在他们内心之中,汉族是汉族,鲜卑是鲜卑,契丹是契丹,蒙古是蒙古,满族是满族,极少有人想着、念着是各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凝结了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然而,当西方列强一声炮响打开中国国门之时,中国人的民族纠葛又开始了。可是,在列强那里,无论是汉人、蒙古人,还是满人,都是中国人。清政府在他们眼中是唯一合法的能够代表中国的最高政府。清政府是中国人的政府,它代表整个中华帝国,代表泱泱华夏千年文明。自它建立之初起,已不再是某一个民族的最高代表或最终胜利。

最后,李山先生提到:在西方列强的枪炮轰击下,清王朝“不得不开始与列强平起平坐地交往,从而进入国际关系体系中”。然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当真正发生战争的时候,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政府所采取的态度并不是全力以赴、积极对抗。从战争一开始,清政府就已然失去了能够和“强盗”们平等对话的权力。而所谓“进入国际关系体系”,不知道对这个“国际”应该如何来界定,实际上,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交往;若论“国际关系体系”,不知道这个所谓体系是有关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但无论是哪一方面,中国都有渗透。只是,中国的国际关系网覆盖的范围较小罢了。

历史是个镜子,历史是一把盐(2)

二、一元中心论向多元全球观的转变

在哥伦布还没有发现新大陆以前,“文明人”和“强盗们”各自固守着同一个太阳照耀下的不同天地。对“文明人”而言,“论文明唯我独尊,无与伦比,因而将自我视为天下的中心,产生普天之下文化唯我独尊的观念”,“这一观念对其他人群除了有点傲视外,并无其他恶意”,因为它强调“以德服人”。而对于“强盗们”来说,他们“也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利益至上的‘天下观’”。

“文明人”希望将自身的文明——华夏文明——通过友好、和善的方式播撒天地,仅此而已;而“强盗”毕竟是“强盗”,他们通过“冒着黑烟的炮舰从遥远的西洋”用蚕食人们身心的“鸦片”来赚取经济利益,他们势将他们的宗教思想“广布于一切异教人群”,稍不得逞便使用大炮——武力威胁,这或许应该就是“强盗”“天下观”的独特方式吧。

所以,我们没必要妄自菲薄。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并不能够被“强盗们”的坚船利炮所冲垮。历史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当大清王朝穷途末路之际,即便有觉醒的民众立志改革再谋宏图,但是,历史似乎并不凑巧,我们无法从局部和平和整体破乱中安稳的谋求改革。就算能够改革,可我们又能改成什么样子呢?如康梁“君主立宪”?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行的。

于是,如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所谓的洋务派们开启了“中体西用”下的洋务运动。他们的初衷是好的,况且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当务之急自然是要把“强盗们”扫地出门。可仅仅依凭刀剑弓弩是很难应对得了“强盗们”的坚船利炮的。唯有“师夷长技以制夷”。

历史是个镜子,历史是一把盐(3)

三、历史的变故绝非一人所能左右

在清王朝的历史上,我们很难发现有哪个皇帝是昏庸无能的。咸丰帝也不例外。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李山先生谈到“史家一般相信咸丰之死,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利有关系,一次失利让一个皇帝失去活下去的兴趣,或者轻一点,失去治理国家的热情从此破罐破摔,战败对朝廷的打击亦深重矣!”

这些“史家”们研究历史,面对咸丰,他们仅仅看到了他是一个皇帝,他们看不到咸丰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利,作为皇帝,我想他应该是整个中国最痛苦的人了。首先,他是整个中华帝国的最高权力象征。战争的失败,极有可能致使国家沦陷,而他将从此背负骂名,成为千古罪人;其次,他是满洲爱新觉罗氏子孙。从中国长期的礼法而言,祖宗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顿然间在他手中毁于一旦,他有何面目面对爱新觉罗氏列祖列宗?面对身心的巨大压力,常人亦无法瞬间平静,更何况是皇帝呢?当我们评析历史人物的时候,总倾向于从这个人物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出发,通过现代视角,来分析他其实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完完全全忽略了他在充当这个历史角色的同时,他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研究历史人物所承担的角色,更应该从人的角度赋予他人的尊严。

此外,书中写到“一次失利让一个皇帝失去活下去的兴趣”,我想说,这不是一次无关痛痒的战争失利,这是关乎国家命运、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希望,在叙述问题的时候,对于相关语词的使用慎之、慎之。

面对1900年中国爆发的庚子事件,它实际上是受到伤害的民族自尊心的狂热进发;而当今这场革命,则是一次民族自大心里的狂热爆炸。然而,正是在这里,狂热分子不久就会发现他们犯下了一个可怕的错误。洋人绝不会因为中国人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装,就会对中国人稍加尊敬,相反,当我们都由中国人变成为欧式假洋人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当他们真正了解中国人——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

历史是一把盐,或多或少,总有每个人的品位,但我们还是依然希望恰到好处,从人性的最低处出发给予历史公正、公平、中肯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