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好车(我们有辨别好车的能力么)(1)

前几天朋友圈里两个媒体朋友聊起了咖啡。两人惺惺相惜,表示自从煮咖啡以来,再也看不上速溶和星巴克神马的了。此时的我,面前正摆着一杯雀巢速溶咖啡,看着他们在朋友圈的对话,纠结了。

最近,我女朋友嘴也越来越挑了,拿我最喜欢吃的士力架给她,她总一脸鄙视的说这是垃圾食品。我心说这不是巧克力吗?她居然跟我说“可别拿士力架侮辱巧克力了”。嘿,我记得以前经常送巧克力给她啊,但是从某时开始,她就非费列罗不吃了。我以为她就想吃贵的,拿过德芙和费列罗让她分辨下,没想到还真给分出来了。我特么又纠结了,这是大家的品位都在上升,我还停留在速溶和士力架层面吗?

其实我感觉速溶是咖啡,士力架也是巧克力,而且性价比那么高,但转而一想,“性价比”这个词简直是病态的存在,其荒唐程度正如“最高的侏儒”一样。最近看了一篇日本媒体拆解酷派手机的文章,更是加深了我这种认识。酷派8720L是国内千元机里曾经的明星,大屏幕、高芯片、双卡双待这些光线配置的背后却是品质和性能的缩水。在千元机有限的预算内,酷派8720L采用了成本更低的国产720P屏幕,成本比日韩低一半,DRAM缩减为1G,是安卓系统必备2G的一半,内存容量为4GB,需要消费者自行购买储存卡。至于品质方面的缩水,更是可想而知了。

不过,国内需要这样的产品,丰富配置在中国从来是不缺市场需求的。人们不会在意在这些配置背后的缩水,我们往往默认配置一样的手机产品其品质也是相差无几的。基于此,小米以发烧配置“性价比”概念在中国一炮打红。正如我常常选择速溶咖啡、士力架一样,不是因为咖啡机、费列罗贵,而是因为速溶和士力架便宜。便宜,换个自我安慰的词语便是“性价比”。

你能想象这个词语的无赖吗?“最便宜的最具性能的产品”“销量最好的稀有车型”?这不正是当年通用凯迪拉克和福特林肯当年为争夺稀有属性而进行的竞争吗?只是,如果市场上全部是凯迪拉克和林肯,又怎么会是稀有车型呢,那些在意稀有属性的客户,又怎么会选择它们呢?如果你不能理解,看看法拉利吧,这些年一直限量发行的法拉利品牌溢价能力俨然水涨船高,不可一世了。

事实的情况也是如此,许多人以拥有一部小米手机为荣。尽管这是一款没有专利、堆砌配置的手机产品,尽管要冒着加价的条件抢购,但小米手机从来不缺客户,而且还能给人们带来某些甚至比苹果手机还要高的优越感。我们有的时候是穷怕了,穷怕了就抠。从不适应喝咖啡,到刚喝上速溶所展现出来的优越感,有了让我们看不起Expresso的底气。我记得,在意大利,是没有星巴克的。意大利享受着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又怎么会对不卖咖啡的星巴克感兴趣呢?

消费者购买手机是因为它便宜,因此品牌忠诚度往往都很差。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其主销产品小米4和荣耀都是如此。一旦出现一个设计上没有太大软肋、配置上更高的手机品牌,这些消费者很容易转换阵营。至于品质,谁会在乎呢?我们已经盲目到不知道如何挑选品质的地步了。

这就如同Thinkpad一样,在IBM旗下的Thinkpad是足够优秀的,当然售价也是十分高昂。联想接受Thinkpad之后,显然在某些系列上也继承了这种品质。只不过,我们很多消费者对Thinkpad品牌嗤之以鼻,配置辣么低,卖辣么贵,谁买谁傻逼。当然,他们会选择性忽视Thinkpad的散热、稳定、品质,因此Thinkpad真正的产品都停留在小众层面。不过,鉴于这种情况,联想积极开拓了这块市场,推出了Thinkpad E系列,配置增高、品质下降,E系列成为Thinkpad新的或许是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只是我们都不知道Thinkpad E系列里,只有那块LOGO是Thinkpad.

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只能说目前我们的经济水平还不够,消费者眼光还停留在产品的表象上。如果细细思量,你会发现,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汽车上。正如很多汽车品牌,价格越低的品牌,粉丝戾气越重,这些粉丝千辛万苦省下的钱好不容易买一辆汽车,怎么可以容忍你贬低它呢?我这车怎么就比其他车差了?!

任由这么发展下去,只能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而且目前已经开始显现征兆。自主品牌里出现那么一两辆好车,消费者依旧按照老眼光评判你,外观不好、配置不高,比不上某某某。品质对缺乏审美眼光的我们似乎有些奢侈,消费者选购汽车对自主品牌的要求几乎清一水是要大气、要配置高、要便宜,对合资品牌的要求也大同小易,性价比高、不要日韩。这时候,我就感觉自主品牌上市新车时强调说自己竞争锁定合资品牌有没有必要,这充其量算是厂家的一厢情愿吧。因为消费者会不由自主的把你归类到自主品牌里。你只有战胜了身边这些自主品牌才有可能去挑战合资品牌。不过,某些自主品牌会让你轻而易举的战胜他们吗?

比如观致,虽然很多业内人士给予了高度评价,但观致的市场反应并不好。我试驾过这款车,这款车内饰品质上可以说十分不错,不过仍然存在改进空间,比如涡轮增压发动机调校不好,变速箱换挡逻辑奇怪。即便如此,观致也比其他自主品牌优秀很多了,还记得伯恩斯坦的拆解报告吗,当时最好的帝豪EC7都快被贬成渣了。观致这么一款好车,就因为消费者长期浸淫在“性价比”的环境里太久,而选择性的忽视了。关键点是价格高,自主品牌就不能卖这么高价格。便宜几乎是目前自主品牌成功的关键,一两辆车几乎没可能突破这个怪圈。

近日,吉利也高调发布了博瑞GC9,随后很多大佬在微博上给予GC9充分的肯定,肯定博瑞的品质和设计。不过随后的一些大佬认为虽然博瑞GC9足够优秀但销量依然不会好。这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正如凹凸先生之前那篇《是中国人就转,掏15万买吉利太难》里说的(戳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博瑞没有人和,我认为也缺少天时。对汽车足够了解的车主,往往都不屑于购买吉利博瑞,尽管他们都知道博瑞进步很大,品质很好。对汽车不了解的的车主则依然纠结在配置、大气方面,这是我们现在的大环境。在如今这个自主品牌互相拆台,用配置弥补品质的时代,博瑞注定是个悲剧英雄。

这种悲剧英雄是必须存在的,倘若不存在这些英雄,电影就真的没有意思了,后面进步乃至成功的大结局也就不会存在了。

有时候,我们都能感觉巧克力吃太多,可乐就不甜了。

请搜索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autocarweekly 和萌萌哒姐妹号 autoknows长按即可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