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枣庄有关的三个古代人物(枣庄地区明清时期著名的翰林)(1)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明代朱元璋规定不设丞相,却让翰林备顾问,作智囊。明成祖以官阶较低的翰林入皇宫午门内值班为内阁成员,从而使翰林成了重要的接近皇帝的朝官,即实际的宰相。清代入阁拜相的绝大多数是翰林出身。

清康熙明文规定不是翰林出身的不得作经筵官(专为皇帝讲解经传史鉴的讲席),不能当皇帝的老师。清代掌文词翰墨的南书房行走和皇子师傅的上书房行走都要由翰林充任。一般非翰林出身死后不得谥以“文”字,可见翰林地位不同一般了。

翰林院编修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实际上,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

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中科院、社科院。

翰林,也和现代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翰林院编修的职务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官衔则有大有小,最大的可当到主任一级(进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当于司局级、处级或科级。

明清时期,今天的枣庄地区是峄县和滕县两个千年名县,这些地方人才辈出,有五位进士成为翰林,而且在当地文化发展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与枣庄有关的三个古代人物(枣庄地区明清时期著名的翰林)(2)

贾三近 ( 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举山东乡试省魁。隆庆二年(1568年),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罗万化榜,名次为山东省第一,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贾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兴利除弊,嫉恨贪官污吏如寇仇。明万历十二年,贾三近任光禄寺卿。不久又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到任之初,宣布科条,接见吏民。改革弊政,严惩贪污,政绩卓著,受到朝廷嘉奖。万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峄县贾三近家拜为“兵部右侍郎”,贾三近以父母年高,上书辞谢。后因背疽发作,长逝于家,终年59岁。贾氏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见于贾氏谱载的仅奏疏、杂文等三十余篇。诗词、碑记等十余篇。张远芬在其专著《金瓶梅新证》一书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峄县文学家贾三近”。

与枣庄有关的三个古代人物(枣庄地区明清时期著名的翰林)(3)

王东槐(1802—1852) 字荫之,号次邨。祖籍山西洪洞县,明初迁滕县望冢乡盖村。道光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武昌盐法道。自曾祖王恕、祖父王国淑、父王增韵皆“潜德未仕”。东槐生而颖异,丁年嗜学。丧父哀毁,以父遗言“虽饥寒毋废学”自勉,致力群经。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不久入翰林院并受检讨,故有“王翰林”之称。1845年,转江西道监察御史,1848年升任户科给事中,旋改工科掌印给事中。不久,道光帝任命他为内阁侍读大学士,为太子讲学。1850年,太子即位,年号咸丰,下诏求言,都御史王广荫举荐东槐“忠鲠敢言,守正不阿” ,东槐便奏陈“停止捐输”、“封禁矿场”、“筹划仓储”三疏。是年9月,做了5个月帝王师的王东槐被授任湖南衡州知府;11月,升任福建兴泉永兵备道。1851年,调任湖北盐法道,未及赴任,代理福建按察使,直到1852年3月才抵任。同年冬,太平天国革命军大举北伐,经湖南攻武昌。当时,王东槐正回省理母丧,已去官数日,本可脱难。但自觉曾任监司之职,故着麻衣丧赴国家之危,最终生尽其职而城不守,便挥剑叱其弟逃亡,夫妻对缢而死。殉难,予骑都尉世职,同治九年(1870年)谥文直,在滕县建祠。著有《王文直公遗集》。《清史稿》之《列传》(二百七十七)有传。

与枣庄有关的三个古代人物(枣庄地区明清时期著名的翰林)(4)

高熙喆(1854-1938) 字仲瑊,一字亦愚。兖州府滕县(今滕州市)人,原籍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会试贡士。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补殿试第二甲第六十四名进士出身。五月,选翰林院庶吉士。清末民初政治人物、经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自幼熟读经史,入滕县道一书院学习,后考选副贡生。十五年(1889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诰授朝议大夫。二十年(1894年)三月,以翰林院编修充甲午科会试同考官,考生张謇以高熙喆为师。七月,充山西乡试正考官。后授贵州道监察御史,转湖广道,以直言敢谏著称。二十六年(1900年),提出反对山东巡抚袁世凯“痛剿”义和团之行动。五月,以监察御史奏报英国人勘划威海租界与原条约不符,军机处与总理衙门飭令袁世凯查明声复并全力磋商。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请假回籍省亲。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补授河南道监察御史。迁工科给事中。三十年(1904年)八月,升授甘肃宁夏府知府,赴兰州。三十二年(1906年),丁内艰离任归乡。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服阙,补授直隶宣化府知府。宣统元年(1909年),改调直隶大名府知府。个性节俭,喜好读书,不携带家眷赴任,不聘用门卫、家丁,只有一个老仆供其差使,官署也不置车马,只养一驴备用。致力革除积弊,提倡文教风俗,推行农工生产;闲暇时则前往中学、师范学校讲授经史;大名府盐商有惯例将每月供盐折现馈送给知府,高熙喆难以变革旧例,飭令将此资金拨供学校使用。儒雅朴素,时人称高熙喆为良吏。二年(1910),回任宣化府知府。三年(1911)底,宣统帝退位后以大清遗臣自居,弃官归乡。重视编纂地方志,认为“风俗者,太平之根本也”,两度参与滕县志编纂。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南下山东,高熙喆举家转徙避难,对时局愤慨。二十七年(1938)八月,忧愤而死。

与枣庄有关的三个古代人物(枣庄地区明清时期著名的翰林)(5)

崔广沅(1855——1927)名广沅,字文湘,字寿衡,号子湘。自号似园翁。峄县(今市中区齐村镇齐村)人。乙酉科拔贡,光绪十五年举人,光绪十六年庚寅(1990年)恩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翰林院主事、广东遂溪县令。因与戊戌变法六君子有来往,被安置到广西遂溪知县,不到一年便回到齐村为父亲守丧,建有似园。重视教育,擅长书法绘画,晚年以诗书画自娱。著有《宦游诗草》《似园诗集》等。

李克敬 ( 1659——1727) “字小凝,号小东,行四。其先为东阿人。明洪武间徙峄县(坊郭社)。……岁丁亥(1707年),圣祖仁皇帝南巡,进诗台庄水次。时献诗赋者六七百人,进呈二十一卷,钦拔第一。……康熙戌子年,五十二岁,始举于乡(经魁),乙未(1715年)成进士(二甲第九名),馆选庶吉士。(康熙)上南巡时熟其名,选馆日犹识之。”(光绪三十年版《峄县志》录《翰林院编修李克敬墓碑》)《峄县志》卷二十一《乡贤列传下》有传。参编《大清一统志》山东部分、《峄县志》编修。论著有《经解》、《论语为》、《四书言》、《小哀书》、《大哀书》、《浙行漫录》、《谐喻》、《若为吟》、《东南雅言》等等。殁死后著作多散失。《山左诗抄》仅刻数篇。文集共若干卷。后人评价:“博学能词章”,“文名噪海内”,“善书法,藏书万卷”,被京城官员们美誉为“诗书文三长”。才高学博的李克敬,在诗歌、书法、文史上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滋养了峄县后世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