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1876-1930),初名学礼,后更名华,字重光,号茫父,别署莲花盦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就读于法政大学。1907年归国,改任邮传部船政司主事兼邮政司科长。入民国后,历任临时参议委员、国会议员等职。后淡出政坛,潜心教育、学问与艺术。先后任清华学堂中等科国文教员、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教授等职,被称为“誉满京华的一代通人、耆宿”,在教育、艺术和学术领域硕果累累。

茫父与梁启超、鲁迅、郭沫若、郑振铎、陈师曾等各路名家交友,他们对其有高度评价。其在梨园诸名流中也极受崇礼,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等人尊其为师。他还是清末民初最负盛名的墨盒制作大家之一,与陈寅生、张樾丞被后世誉为“近代刻铜三大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被遗忘和忽视的学者,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艺术家。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

姚华 1926年作 莲花盦书卷

释文:,奉手教累纸,并示新诗。八体六文,足惊毫翰;四始六义,实动性灵。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题识】菊生仁兄大雅政。丙寅(1926)重九后五日,莲花盦菉漪室,姚华茫茫父书。

【印文】姚华、老芒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2)

【引首】莲花盦书卷。菊生仁兄属,沅叔傅增湘。印文:傅增湘印、沅叔

傅增湘(1872-1949),字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四川省江安县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1917年12月至五四运动前,曾入内阁任教育总长。

傅氏一生藏宋金刻本一百五十种,四千六百余卷;元刻本善本数十种,三千七百余卷;明清精刻本、抄本、校本更多,总数达二十万卷以上,是晚清以来继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之后的又一大家。

傅增湘无论是在藏书、校书方面,还是目录学、版本学方面,堪称一代宗主。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3)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4)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5)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6)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7)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8)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9)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0)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1)

张元济题跋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享年91岁),男,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

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清末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1902年,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解放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继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2)

郭兰祥题跋

郭兰祥(1885至1938)字和庭,一字善徵,号尚斋,别号冰道人。能诗词,善画,又工篆刻。浙江嘉兴人。郭似埙长子。弱冠即能写花卉,活色生香,颖海胶山,斗室之中如入波斯藏也。成年后尤擅山水,宗南北两派。早期作品颇类吴秋农。他的花卉点染生动,山水略有倪瓒逸品遗意。后挟艺游苏州,结识顾鹤逸、吴昌硕等名画家,画艺大进。其画以摹旧本为主,不出古人町畦一步。画室名“一隅风雨砚斋”。民国 13年(1924)前,由南浔富室张石铭聘为宾客,鉴别书画,声誉籍甚。后随张石铭去上海居住,以鬻画为生。蒲华去世后移柩归葬嘉兴,郭兰祥为主事者之一。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3)

阮继曾题跋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4)

钱崇威题跋

钱崇威(1870~1969 )。字自严、慈严,江苏吴江松陵镇人。善书,清新秀逸,一洗馆阁之习。性豪爽,能饮酒。年老益壮。青年时代入江阴南菁书院求学。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5)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6)

名家篆刻家作品(民国著名篆刻家)(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