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农村的人在干什么(我和春天有个约定)(1)

“正月里来是新新春,村村社社办灯棚,祖宗留下社火戏,春官说诗鼓士气”。手摇彩扇,走村串乡,相约新春正月,40多年畅说春官诗上千场,传播春天最美的旋律,他就是农民春官王善科。

春天来了农村的人在干什么(我和春天有个约定)(2)

甘肃平凉农民春官王善科在崆峒古镇万人云集的文化广场说春官诗。郭惠民 摄影

今年66岁的王善科,世代居住甘肃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文邓村。虽然一辈子躬耕务农,而说春官诗是他每年新春正月雷打不动的“约定”和最爱。40多年来,不管天寒地冻,顶风冒雪,他都喜爱在社火队里说春官诗。如今虽已年过花甲,但他仍乐此不疲,热情不减,继续在春官说诗中追寻乡村艺术乐土。

幸福的春官

王善科生于1953年11月,由于兄妹众多,1969年初中上完便回乡在生产队劳动。在他们这个家族里,祖父、父亲、伯父都是闻名十里八乡的春官“达人”,他本人自小就对春官诗特别感兴趣,爱说爱写,每年正月,都跟随父亲和伯父走村游庄耍社火、说春诗。

久而久之,父亲发现他对春官诗有极强得感悟性,就建议他学说春官诗。自此,王善科在家庭环境的熏陶和父辈口传心授下,爱上了春官说诗。

春天来了农村的人在干什么(我和春天有个约定)(3)

平凉农民春官王善科在休息时和同行交流。郭惠民 摄影

没有专门说诗的平台,没有提前创作的手稿,社火耍到哪里春官诗就即兴说到哪里。王善科告诉记者,春官诗是乡村口头文学传承的方式之一,早期虽然没有文字记录,但平凉南北二塬、东西两川村民耳濡目染,都会随口说出一两首春官诗。

春官诗多半是四句七言,在说诗的当中,要见人见物触景生情,出口成章,说出的春官诗词语上要押韵对偶、诙谐风趣,主题上要纳吉祝福、画龙点睛。一个优秀的春官要具备口才流畅和思维敏捷的本事。

“嗓音洪亮,雄浑有力、吐词清晰流畅、词汇通俗高雅、组词妙语连珠、语调欢快活泼是王善科说春官诗的最大特点。他还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农民春官和党的政策义务宣传员”。平凉市文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春官诗市级传承人、春官赛诗评委戴访贤这样评价。他说的春官诗或祝福、或答谢、或讽喻、或教化。他创作的春官诗范围很广,有的夸赞平凉名胜古迹、人物,精准扶贫、城市建设;有的讴歌党的富民政策,有的赞美和谐社会、幸福生活、传统美德、勤奋创业的典型等。

每年新春正月,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平凉城乡群众最大的爱好是看社火、听春官说诗,不管是城市农村,人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团团围住社火队,伸长了脖子聆听春官说诗。王善科在社火队说的春官诗幽默风趣、语言凝练、雅俗兼顾,不拘常态,在白庙塬上、平凉十里长街、泾河川里很受群众欢迎。

“社火是个好活动,凝聚人心添喜气”。如果没有老百姓的喜爱和捧场,我根本坚持不下来。每次说诗结束,看到热情的观众,我都感到由衷的幸福。说春官诗40 多年,近千场,给上万人说。说的多了,经历得多了,慢慢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说春官诗要动真情,观众才喜欢、才爱看、才爱听”。王善科动情地说。

春天来了农村的人在干什么(我和春天有个约定)(4)

甘肃平凉农民春官王善科和同行联合说春官诗。郭惠民 摄影

赛诗会上春官

不拿手稿,现场即兴说诗,在平凉市区举办的历届春官赛诗会现场,记者亲眼见证了王善科说诗的口才、文采和风采。

喜逢盛世真高兴,春官赛诗平凉城。

多年社火把诗说,名字就叫王善科。

家住平凉白庙乡,自幼躬耕务农桑。

耕读传家有家训,爱好说诗第一桩。

平凉举办赛诗会,八方群英来聚会。

春官举扇论古今,喜闻乐见大众听。

一上台的开场白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王善科就赢得了观众潮水般的鼓掌声和叫好声。

在春官赛诗现场,随便找几个观众问:认识王善科吗?

“认识认识,我们每年都听他说春官诗和赛诗呢!”春官诗爱好者抢着回答。他们还用手机录下视频和经典春官诗句向记者展示。

幸福春官四十年,师徒登台把诗献。

非遗文化要传承,春官自有后来人。

“没有展示的平台,就没有创新发展,就不能很好地传承。赛诗会上是春官们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是锻炼、发现培养春官人才的平台,我连续多年参加春官赛诗会,不为获奖,只为结交诗友,切磋交流。

连续九届参加春官赛诗会,最大的收获是认识结交了来自平凉、庆阳的一大批春官诗爱好者,传承发展了平凉春官诗。2019年平凉古镇春官赛诗会,我的徒弟马占伟,经过三关决赛,获得本届春官赛诗二等奖”。说到此处,王善科满脸喜悦。

创新传播春官诗

“平凉春官说诗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我们王家户族说春官诗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我这一辈,已是第三代传承人”。王善科说。

2009年,平凉春官说诗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12月份,灵台县姚玉甫先生所著的《平凉春官诗选编》出版发行,共汇集收录平凉七县区70多名著名春官和春官爱好者创作的春官诗作5000多首,王善科创作的春官诗72首收录其中。以前口头传承的乡村文学,第一次以文字方式记载留存。

为了春官诗的交流发展和创新传承,王善科紧跟信息社会发展步伐,积极加入了平凉市崆峒、华亭、灵台、泾川、崇信、庄浪、静宁春官诗爱好者上千人的交流群,还和宁夏西吉、隆德的春官诗爱好者互动,把创作的春官诗发到朋友圈和网络媒体上探讨、切磋。

除了说春官诗外,王善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流传民间的春官诗,经常为一句话一个字不断推敲斟酌,先后整理出《社火起源》、《春官诗起源》等资料,编撰多年创作、畅说的精品春官诗700多首,记录下了社会发展轨迹和年轮。

王善科最感兴趣最上心的就是写春官诗,把口头文学转变成有文字纪录的文学,令人欣慰的是省、市报刊圆了他的梦想,十多个系列100多首春官诗被采用变成铅字,很好的宣传了平凉春官诗文化。

40多年热衷说春官诗,王善科见证了春官在城乡春节文化活动中的兴衰变迁。40多年的春天,王善科为乡村文化惠民活动奉献上有品位、有温度、有真情、接地气的春官诗,为每年的春天留下动人的艺术华章。

“春官诗只有走近百姓,贴近群众,才有生命力。创作创新接地气的春官诗,才能传播‘家国’好声音”。王善科深有感触地说。

每年的春官诗说完,王善科又期待着“约定”来年的春天。

来源:甘肃工人报

往期精彩回顾

高手在民间!平凉农民自制铲雪神器为老乡开路

今天开始,柳湖书院秦腔连唱8天,快去看戏!

【奕璇悦读】正月十五雪打灯

经费、编制、职称、收入……教师将迎来7大利好消息!

春天来了农村的人在干什么(我和春天有个约定)(5)

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快把快乐分享给您的伙伴们吧!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朋友圈”。

plrb933

微博号:plrbtxwb123

出品:平凉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苏小虎

技术:崔烘奖

监制:马成章

法律顾问:张忠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