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南中条山区之巅,最高海拔超过2000米,高山之上密林原始,从前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时常会听到一些影友讲到传奇故事,特别是在高温炎热的夏季,这里似乎就是个最佳的避暑之地,对于我们这些个生活在平原盆地的人来讲,大山之巅充满神秘,心生向往。
周六一大早,王老师打来电话说,他打听到了中条山颠有个小山村,今年安装风力发电的工人发现一个废弃的小山村里边生活着一对中年人,他们在一个山头上“占山为王”,5年多都不下山,不但有生存之道而且有致富之门,是个值得探访的好地方。
进入山区道路行驶半个多小时,我们找到了传说中的上山小道,是一条仅能容纳一车通过的水泥道路,它如同一条长蛇从山腰盘绕上山顶,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山谷,山风,流水响声交织在耳边,坐着越野车里似乎都感觉有点紧张,约莫10多里的山路走了快1个小时才到达了山顶,穿过一片树林眼前出现了一排旧民居,车子刚刚挺好,不知从那里便窜出了两条黄狗,扑咬着朝我们冲了过来,紧接着看到了一位穿着红色上衣的大姐,听说我们是来找这里的原住民夫妻,她便热情的带着我们从一条羊肠小道往山沟里走去。
大姐将两条黄狗赶在了前边,边走边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她说自己是外乡在这里的打工者,我们只要找的那对中年人才是这里的真正主人,不过这对中年人占据另一个山头,还有一段距离,两家人只有赶山的时候才能见面,他们可是个能人,前些年全村人几乎都搬迁到了山下,就是他们留了下来,这两条黄狗就是他们家的“保镖”,承担这里的安保任务,人常说好狗护一村,这对狗算得上是好狗,它们护卫着整个山头。
2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主人公的地方,两条黄狗防守着最后的防线,低声吼叫似乎在警告我们不得入内,它们的样子看上去有点怪怪,谁也不认识是个啥品种,感觉这里还真是有些神秘,就连狗狗都是神秘品种。
红衣大姐一声高喊,柴门里边走出了一位中年妇女,说明来意她腼腆地笑了笑,聊天的话题便从她家的“怪狗保镖”说起:“山里人养狗是既定的俗成,人几乎家家有有狗,它可以看门还可以保护家畜,以前这一片分3个地方有20户人家有百十口人都属于这个叫斜沟南的村子,8年前山里通上了水泥路,政府号召退耕还林,提倡大家搬迁到山下小镇生活,5年前几乎全部搬走了,我家在山下也建起了新房,可是山里人没有文化的多,打工也没有好工作,便把脱贫致富的门路选择在了山顶老家。”
“别看这是大山之巅,可是上边山沟植被相当好,有可供耕种的小块地,还有山泉,水草丰美,最适合搞养殖业,人到中年没啥技术,再着打工不自由,我们两口子一商量,便成了山村最后的坚守人。”
大姐很健谈:“搬下大山的村民几乎都很少回家,这山顶上就成了我们两口子的天下了,前年山顶来了一群人安装“大风车”见到我们很是惊讶,他们开玩笑说我家是‘占山为王’,就像山大王一样,可能就是他们把这里的消息带到山下,这两年便时不时的有城里人上来游玩,似乎感觉我们就是生活在世外一样。”
打开了话匣子一时间聊天就停不下来,接着我们便聊到了大姐的致富门路,他告诉我们说,5年前她和丈夫投资了10万元买回了10头小牛,开始在山里繁殖,之所以没有选择养羊养猪只养牛是经过市场调查的,前几年猪肉价格忽高忽低,变化很大,羊肉也跟着受影响,只有牛肉影响不大,另外一个山里养牛成本很低,它主要就是吃草,这个在山区几乎是不花钱的的事情,只要把牛赶进山沟便任由它们自由进食,自然放养的牛肉品质很高,很受客商喜欢销售也极其方便,一般一头母牛一年能生一胎,养上一年公牛能卖1万多元,母牛就是两三万,2年时间就赚回了成本,这两年就是净赚,正常的情况下一年收入不下十万,要是打工种地是不可能的事情。
牛圈里这头白色大母牛刚刚下了一头小牛,不能跟上牛群下山沟吃草,大姐每天是要分出一点时间来照看它。
我们站在大姐家门前的山坡看到了放养在山沟里的牛群,它们分赛在山坡对面悠闲地进食,如同一幅漂亮的田园牧牛图。当地山里的的习惯,就是将牛群放养,大姐两口子也遵循这个习惯,大约每天是早上赶出去晚上赶回来,牛群进食有固定地方,它们会选择可口的绿草,生长的速度也比较快。
大姐养殖的肉牛几乎全部是白色,她说只知道是外国品种,山里人没有文化也叫不上名字,白牛在绿色的山沟里很容易发现,这给她找牛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午赶牛群她也不必跑的很远,两只“保镖”就会承担这个任务,一声吆喝,它们立即冲下山谷很快就能把牛群集中起来,往家里驱赶。
大姐家的房子依旧还是家传的石头窑洞,已经大约有百十年的历史了,山顶之上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石头便是最佳选择,依山崖而建的石头窑洞相当坚固,去年连绵秋雨下塌了很多房屋,这两间窑洞依旧安然无恙,窑洞在北方山区很普遍,冬暖夏凉是它最大的优点,尽管山顶冬天北风刺骨,可是山崖下的窑洞里几乎保持一定恒温,最近39度高温天,这里还是相当凉爽。
我们在院子里聊天,那条长毛的狗狗一直横在我们前边,感觉它就是个杂交的品种,大姐说两条狗年龄几乎一样,都是丈夫下山的时候捡回来的流浪小狗,一条像是金毛后代,一条是个长毛杂交犬,它们个体都不大却很聪明。
说完致富门路接着聊起了山顶的生活,两位女人都笑了,他们两家人各守一个山头生活几乎一样的方式。每天都是跟上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家里干家务出门下地是帮手,他们说也不觉得寂寞,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山顶之上现在还保留着水电设施,家里有电视电话,缺少什么男人们就会下山买上来,她们安心在山顶几乎一年都不下山。
大姐饮牛的有两个旧石臼,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老物件,保存得相当完好,她说:“前几年曾经有收古货的人来看过,一个给500元钱我没有卖,前年安装风车的人也出过高价,说是想带回城里养花种菜,我们还是不卖,这虽然不是啥值钱之物,可也是山里人能留下来最后的东西,对于山顶村民来讲就是传家宝,也许以后要在山下生活,这里就是个再也回不去的老家了,它们就是一种思念和寄托之物。”
大姐把以前的老物件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山崖下甚至还保留了一口深深地大铁锅,这种被当地人以前称作“将军锅”的炊具,当是远古时期行军打仗之物流传到民间的佐证,它之所以能够在山顶人家流传必定有它的故事,大姐说:“听村里老人们讲,山顶之上的小山村,在古代几乎都是躲避战乱的地方,或者是隐居的将领或者官员后裔,我们这里是关老爷的家乡,历代多出将材,说不定先祖曾经也是显赫一时的大将军,这也当是家传的宝贝,就是到现在我家蒸馍还一直沿用。”
王老师很喜欢民间收藏,听了大姐的一番话,走上前去特意认真地查看了很久,看样子他是希望能从大铁锅上发现字迹,找到故事线索。
时间到了中午11点钟,大姐说要下沟看看牛群,这两天还有头母牛临产要照顾,今天丈夫一大早骑着摩托车下山买东西去了,自己就要操这个心。这个季节山杏熟了,赶牛的时候还可以打山杏卖杏核,一斤2元多钱,每年还有千十元钱的收入呢。
看来大姐赶时间我们也不便过多打搅,走上山坡的时候又聊了一会,她告诉我们说:“其实现在生活在山下和山顶也没有多大区别,吃喝什么都一样,大山顶上也有网络,玩手机上网看电视剧都是消遣的好办法,城里乱哄哄哪有大山顶上的安静,两口子占据一个山头,就是‘山大王’,想干啥就干啥,自由自在,一年四季不下山也不急,现在趁着年轻就要多赚钱,孩子们上大学将来结婚都要花钱的,现在逢上好时代,人只要勤劳能干就没有赚不到的钱,致富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1个多小时的聊天也算是采访,我们感觉大姐就是个勤劳善良的山里女人,她对于自己能够坚持5年不下山去生活没有一点遗憾,反而认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发财致富好门路而高兴,也许他们两口子在山顶还要继续“占山为王”的生活,其实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都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好不好更没有对与错,只要找对生活方式努力拼搏都是好生活,您说对不对呀?
我们后来在山村里又转悠了一个多小时,跟上红衣大姐参观了她的家,甚至还打了山杏,坐在巷道前的树林里乘凉消暑,下山的时候遇到了养牛的大姐和大哥骑着摩托车回家,从他们脸上的笑容看到了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也许在他们的心中这样“占山为王”的日子才是最快乐的。【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