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诗”“凝固的音乐”,经年之后,它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穿越125年岁月,四川大学的建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陪伴着学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其中,华西校区的老建筑,中西合璧,滋养着一代代川大华西人成长成才,并将继续与新一辈川大华西人,共同谱写今天与未来的精彩诗篇。本期推送,一起来欣赏川大华西校区的建筑——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1)

人民日报“认定”川大为“30所高颜值大学”之一

说到川大老建筑,不得不提华西坝建筑群。华西坝古建筑群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占地约1000亩。这里既有中国传统的青砖黑瓦,雕梁画栋,飞禽走兽,又融入了西式风格的楼基、墙柱、门窗等,呈现出错落有致、闲适大度、开放包容、散落有序的格局。华西坝上,共有八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华西钟楼、

嘉德堂(一教解剖楼)、懿德堂(二教)、合德堂(四教)、育德堂(五教)、万德堂(六教)、懋德堂(华西老图书馆)、怀德堂(华西校区办公楼)。这八座建筑古典优雅,美轮美奂,庄严肃穆之中,自透露着稳重气质。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2)

从川大华西校区东区正大门进入,直行数百米,在路的南边,是一座巍然耸立的钟楼,中式的楼顶配以西式的时钟。这便是华西钟楼。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3)

华西钟楼

华西钟楼建于1925年,楼高百尺,原名柯里斯纪念楼,由美国纽约亚克门·柯里斯医生所捐建捐资而建。楼内有一座西洋铸钟,原由人工敲打,后改为电力驱动。上世纪20年代,这里钟声宏亮,可传到十几里外为全城报时。2013年,华西钟楼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既是华西坝建筑群标志,也是成都市的地标之一。

围绕钟楼,一片风格相似,兼具中西方建筑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华西坝老建筑群向四周分散开来。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4)

嘉德堂

位于钟楼旁的嘉德堂,又名第一教学楼、解剖楼。1924年竣工,美国夏威夷的嘉德尔顿医生夫妇为纪念其子所捐建。嘉德堂主要用于大学生物学系教学,并且在投入使用时就成立了西南地区首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之初没有经费用于制作和购买标本,大部分为该系师生历年所采集,还有友好人士与相关学术单位提供。

到上世纪40年代,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标本,共达38000多件。2013年5月,该楼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5)

懿德堂

与嘉德堂相对而坐落于钟楼西侧的是懿德堂,1941年竣工,它是抗战时期为了满足内迁来华西坝的几所大学和华西协合大学化学系的教学而修建,当年被称为“化学楼”。为了纪念1930年在华西坝遇害的华西协合大学副校长、化学教授苏道璞,该楼也被命名为苏道璞纪念堂。现为第二教学楼。2013年5月,该楼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6)

合德堂

合德堂,又名赫斐楼,于1915年动工,1920年建成,加拿大美道会为纪念最早到中国西南传教的美国人赫斐秋所捐建。现为华西校区第四教学楼

当年赫斐秋、启尔德等人开办的诊所是成都第一家西医诊所,该诊所后来发展成为了仁济医院。经过几十年的岁月,仁济医院分成了两个医院。一个是由仁济医院分迁到华西协合大学的教学医院,即现在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另一个是留在仁济医院原址的现在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赫斐楼原为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的教学用楼,现为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2013年5月,该楼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7)

育德堂

育德堂,竣工于1928年,为原华西协和大学教育学院,英国嘉弟伯氏捐建(东头)。该建筑分为东西两部分,后于1948年刘文辉捐建该楼西头。其间虽相隔20年,但整幢楼浑然一体,其中式拱门和飞檐翘角无不衬托出该楼的雄浑和灵动的气势。现为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第五教学楼。2013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德堂,现为华西校区第六教学楼,位居钟楼的东南方向。万德堂外观霸气,屋脊上装饰着神态各异的麒麟、神龙、展翅的鸽子、远古的神兽。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8)

万德堂

万德堂建于1920年,由美国浸礼会万德门夫妇捐建。建成时处于华西大学西部,即今人民南路上。1960年,由于人民南路工程的需要,万德门被拆除,搬迁至现在的位置。一砖一瓦,均按原貌重建。由于迁建处地面有限,原万德门背后的侧楼去掉了,楼顶上的一座二层亭楼也除去。该楼建成后即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早年华西师范学校亦设于此。2013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9)

怀德堂

怀德堂,紧邻华西校区大学路西边的大楼叫事务所,1915年动工,1919年建成。原为校办公室及礼堂、文科教室等,现为华西校区办公楼。事务所为H形对称形式,前廊由八根粗圆柱采用四川地方建筑特色的穿斗式梁架结构支撑。屋顶是中式的歇山顶,在中部一排窗户脊背上形成复檐,而西式建筑特有的老虎窗、烟囱等造型也在屋顶上同时出现。事务所的侧面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门楼结构,穿破屋面做成凸出的雉堞,还做成中式牌坊的形式。屋顶一排排青瓦自上而下,形成整齐的瓦阵,别有一种美的韵律感;扇形瓦当上有篆字“华西协合大学图印”,酷似一枚枚图章。2013年,怀德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10)

懋德堂

怀德堂对面的大楼叫懋德堂,1926年竣工,是美国赖孟德夫妇为纪念其子所捐建,该建筑落成后为当时华西协合大学的图书馆。如今懋德堂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展览馆,2013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懋德堂曾经是中国西部第一个博物馆所在地,也是华西的老图书馆。她所收藏的西方医学书籍培育了中国第一个牙科学博士黄天启、四川第一个女医学博士乐以成,以及细菌学家、中国首批学部委员陈文贵

成都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揭秘四川大学8栋)(11)

历经几十载,这些建筑沧桑容颜未改。无论天朗气清,还是风风雨雨,它们都静静地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川大人,生动地展示着川大这座百年学府的绝代风华。

关注“四川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四川大学官微、官网、人民日报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