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城日报-松花江网】“200元、500元、800元、2500元,你看咱俩说话这工夫,这订单一个接着一个”近日,见到昌邑区桦皮厂镇东风村党支部书记郎宝民时,他满是干劲儿郎宝民现有1.6万粉丝,刚刚过去这个冬季卖了10万余公斤大米,成了村里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领头羊,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村长不打造网红村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村长不打造网红村庄(乡村网红带火网红村)

为什么村长不打造网红村庄

来源:【江城日报-松花江网】

“200元、500元、800元、2500元,你看咱俩说话这工夫,这订单一个接着一个。”近日,见到昌邑区桦皮厂镇东风村党支部书记郎宝民时,他满是干劲儿。郎宝民现有1.6万粉丝,刚刚过去这个冬季卖了10万余公斤大米,成了村里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领头羊。

近年来,昌邑区注重培育网红经济,多次举办电商培训班,以网络为平台助力农产品营销,发展乡村特色游,吸引更多的游客“赏农家景、摘农家果、吃农家菜、享农家乐”。通过学习,看到了成功案例和发展前景,东风村也迅速端起了网红经济饭碗。

“我当村党支部书记已经快12年了,心里始终有一个致富梦。”今年52岁的郎宝民说。村里的副书记苏文杰是最早直播当网红的。苏文杰开一次直播就卖了1万公斤大米,现在有8万多粉丝,一年大米和蜂蜜能卖100多万元。

“这玩意还真行!”当了一辈子农民的郎宝民学起了直播:琢磨文案、拍段子、剪辑视频,在平台里学入门知识。看到他粉丝多、大米卖得快以后,村里很多人拜他为师。在他的引领下,村民黄丹、邵永夫、崔艳红、金成俊等都成了小网红。

同样刷屏的还有村民苏晓东,今年60多岁了,爱扭秧歌,爱唱歌,成了东风村的“形象大使”。苏晓东有粉丝40多万,一年能卖5万公斤大米、30多万元的蜂蜜。

如今,东风村开直播的有10多人,其中粉丝量比较大的有6人。这些乡村网红直接带火了东风村。

“有了村里的这些网红,每年来村里旅游看荷花的人可多了。村里空了好几年的房子租给了城里人,每年有1000多元钱的收入呢!”村民赵云说。

创新探索新媒体发展村经济,东风村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更加高涨;通过抓住“短视频 直播”这一新风口,东风村探索出一条利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村里推出认养稻田项目,还要建一个老物件博物馆,现在房子已经选好了,也从村民手中收集了一些老物件。”郎宝民展示着自己制作的《东风村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仿佛美好的图景已在眼前。

(江城日报全媒体)(松花江网编辑 罗安东)

本文来自【江城日报-松花江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