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如何高考移民的?

文|陈事美

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大机遇,尤其是在古代,更是如此。古代录取率极低,竞争可谓异常惨烈。但不管何种制度,总会有空隙可钻。很多人便通过高考移民的方式,将自己户口迁到录取率高的地方,以增加考中的机会。古代也是如此,我们熟知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走上仕途的。关于他的这段经历,史料中没有详细提及。让我们来还原一下。

白居易专升本语文(河南考生白居易是如何高考移民的)(1)

白居易首先是正宗河南人。他虽然祖籍是山西太原,但出生在河南新郑,到他出生时,他们家迁居河南已经很久,这些都是祖父的功劳。白居易的家庭不是普通百姓家庭,是典型的仕宦之家,家里辈辈都是当官的。白家从他曾祖父开始已经移居河南。白居易祖父做河南巩县县令时,与新郑县令常常称兄道弟,便又将全家迁移到了新郑,然后才有了白居易。很明显,白居易落的是河南户口无疑,是正宗河南人。但他却没在河南高考。

(唐代科举考试情景)

在考试时,白居易还耍了一个小伎俩。为了不露高考移民的破绽,白居易还和宣州一个大才子侯权套起了近乎,他专门为这哥们写了一篇文章《送侯权秀才序》。套近乎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证明自己是宣州人,而是担心宣州秀才,尤其是这个侯权举报他。有了这篇文章,即使真的有人举报,也能拿这篇文章说事。若真查起来则很简单,方言口音就严重不同,一说话就露馅了。可见,方方面面的银子不送到位,是不会这么顺畅的。

其实,在白居易的时代,这种高考移民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各省的解额,也就是高考指标有限,而且各地分配相当不平衡。京城长安更是名额多多,录取率相当高,令诸省望其项背。那时真有能力的都把户口迁到京城。如大诗人王维,本是山西运城人,但人家吃了软饭,攀上了一个公主,就能顺利把户口落到京城,最终以京城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后来,唐玄宗都看不下去了,三令五申,不准高考移民,但根本控制不住。到白居易的时候,这种现像几乎就是泛滥了。

但白居易能成功考中进士,除了自身的勤奋苦学与天赋异禀外,重要的还是家庭背景与高考移民。试想,如果白居易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又在本地考试,能出人头地吗?或许顶多考个秀才而已。白居易曾祖父是官,爷爷是官,爸爸是官,叔父是官,哥哥是官,这样的背景,毕竟官场人脉资源丰厚。有这样的关系,把白居易的户口从河南迁移到安徽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我们好奇的是,如果白居易没有高考移民,没有高中进士,那么他是否还会有这样杰出的成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