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5后,小编这般年纪上上下下许多年,走过高考的人,谁还没做过几本《黄冈兵法》、《黄冈密卷》什么的。那时,黄冈中学的名字是自带光环的。和很多神话一样,这个“高考神话”对很多考生来说伟大,但也隐秘。有关它的传说也被人津津乐道。比如有人总结的黄冈中学三大法宝:高考、奥赛、教辅。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1)

可是,这两年,有人说,这所大神级学校其实没那么神了。你看,到今年高考,已经有15年没出过省状元了;每年上北大、清华的人数好像也没特别多。

黄冈中学走下神坛了?

捧的、贬的,看好的、唱衰的……当事人——黄冈中学却沉默着。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2)

今天,《超级中学说》第一篇,走近黄冈中学,听听黄冈怎么说?

高考:牛校标配,状元没了?

先说说,黄冈中学的“高考神话”之称是怎么来的。

1979

黄冈师范学院教授袁小鹏出了《黄冈中学神话解读》一书。他介绍,“黄冈神话”始于全国恢复高考那会儿。黄冈中学在全地区择优选拔了23名学生组成“尖子班”。那届高考成绩如下:所有学生全部考入重点大学,并囊括了当年湖北省总分第一、二、三、五和第六名。这样的成绩在当时引起轰动,甚至有人怀疑黄冈中学作弊。

19801980年,黄冈中学再次拿到全省第一。

1986当年黄冈中学高考升学309人,升学率达91.4%,600分以上高分者达30人,占全省1/9,且囊括理科第一、二名,文科第一名。

再来看看近期的数据

近15年没有出过省高考状元

2013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3)

2014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4)

2015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5)

超级中学说

黄冈市教育局副局长、原黄冈中学副校长黄治民表示,不能简单地用高考状元的概念和数量来衡量成绩;纵向上,每年考试难度和各校招生名额等条件都是变化的,没法用决对分数、高分段人数等考量学校整体成绩是进步、退步;横向上,现在不让进行各校间高考成绩的排名了。

不过,今年黄冈市提出了“黄冈中学振兴计划”。

奥赛:不再保送 名校通道堵了?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6)

黄冈中学有专门的“竞赛班”。据统计,黄冈中学曾先后有15名学生在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18枚奖牌。1986年,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国际奥赛,来自黄冈中学的林强获得数学竞赛铜牌。1990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首次在我国举办,中国队6名选手中,来自黄冈中学的两名选手王崧、库超分获金银牌。

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了保送政策。很多地方也掀起了奥赛热。在2006年以前,黄冈中学每年因奥赛获奖而保送的学生基本都在25人以上。

但是,去年开始,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近年来,黄冈中学的奥赛成绩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也落后于武汉的一些中学。

不再保送,黄冈中学的奥赛名校通道,堵了?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7)

超级中学说

最初,黄冈中学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课外接受奥赛辅导和讨论,形成兴趣小组。有黄冈中学老师说,他们奥赛搞得最好得时候,是奥赛还没和保送挂钩那会儿。

现在,不保送了,还要奥赛吗?

黄冈市教育局副局长、原黄冈中学副校长黄治民说,能保送的时候,确实对学生有吸引力,现在脱钩了,但还是有学生对这个有兴趣、想学,学校也有老师能指导,奥赛培训就继续进行。

生源:双面夹击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8)

黄冈中学的确正在面临着不小的问题。那就是——生源问题。

原黄冈中学副校长黄治民说,“黄冈中学办学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生源问题。前面有县市区截流生源的情况。比如说,直接不让学生参加中考,提前承诺招生。同时,一些省会城市学校到黄冈市招生。黄冈中学应该有的生源没有得到满足。

有黄冈中学学生回忆:几年前,武汉的一些学校到黄冈的宣传变多了,也有的,曾用减免费用等方式吸引优质生源就读。如今,从黄冈市区到武汉高铁只需不到一小时。县市一中和黄冈中学对生源的竞争也曾一度前移到了中考前,抢着单独考试预录。

黄冈出手

统一组织自主招生:今年3月,黄冈市教育局发文通知,各省级示范高中停止单独提前预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自主招生考试。下图是今年的自主招生录取计划分配表,给大家感受一下: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9)

中考分批:在中考招生中,黄冈中学为第一批次,各县市一中为第二批次,黄冈中学计划录满为止,未录取的考生转入第二批次学校录取。

黄治民说,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志愿,应该说,黄冈中学的优势比较明显。

可是,小编要问,难道名校不生产学霸,只是“别人家孩子”的搬运工?!

超级中学说

原黄冈中学副校长黄治民是这么解释的:

为什么学校要选生源?像叶圣陶说的,教育是农业。种田有个说法,叫“秧好半谷”。内因是一个变化的根据。有教无类是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教育每个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发展起点、发展程度和发展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把全国所有的青少年都培养到北大、清华去。

今年,超级中学说,它要“二次创业”了,不过刚刚起步。现在主持黄冈中学工作的副校长何兰田,目前对于媒体采访,还是拒绝的。他说,给黄冈中学两年时间,现在正低调做事。能不能振兴起来?希望如今低调的黄冈中学到时能给教育一个奢华有内涵的答案。

黄冈中学为什么那么出名(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冈中学)(10)

最后,对于“黄冈走下神坛”的说法,听听毕业生怎么说?↓↓↓

黄冈中学09届毕业生 谢玲芳

有人说,对母校,自己可以一天骂一百遍,却不能容忍别人说一句不好。如果不是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高没落论”,我大概不会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

我已离开母校6年了。也许离开学校多年的我已经忘记了那一个个复杂的化学反应式,忘记了曾经倒背如流的一篇篇文言文。

但有些会一直记得……

高考的那天早上,70多岁的语文老师冒着大雨,拖着手术后行动不变的双腿来看我们,但也没再嘱咐什么,只是说“你们再看会儿书,我再看会儿你们”

一次去物理老师办公室,一推门,看撞见他居然在做卷子,原来不止我们在书山题海里挣扎。

美术老师抱着家里的古董花瓶来给我们上课。我第一次看到,拿在手里,耳朵里都是同学“千万拿住了”的声音。

有个同班同学学习很刻苦,人也内向,起初不常和我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就拉上她一起去玩、去运动、去经历。后来她慢慢被带动,一次辩论中,不敢开口的她终于主动发言,没想到只说了一句,就让我们这一方获得压倒优势。当时,满教室的人鼓掌、跺脚地给她叫好。

我爱黄高,爱的不是升学率数据,不是奥赛奖牌,不是省市状元。她,已经幻化成每一位师长,校园中相同的风景里,走过那么多不同的身影,每一个都是她。

作者:刘飞

编辑:栾红、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