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小毛竹做活竹产业)(1)

竹海

毛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小毛竹做活竹产业)(2)

长江镇的玉扣纸。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谭玉玲、肖晓珍、龙全明

盛夏时节,当记者走进“中国毛竹之乡”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竹涛涌动,镇标、道路绿化、景观节点、美丽乡村等,随处可见竹文化元素。

仁化县有毛竹面积逾35万亩。其中,长江镇毛竹面积达20万亩,是仁化最大的毛竹抚育基地,被认定为省级“一镇一业”毛竹特色专业镇。近年来,该镇不仅大力发展竹加工产业,还着力做活“竹休闲”文章。

打造毛竹产业园

记者昨天在仁化县长江镇山野,看到小叶龙竹种植示范基地的竹苗长势喜人。“这是今年4月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送来的种苗,他们的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群众种植,这一品种产出的竹笋,填补了长江毛竹不产笋的空白季节。”长江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今年长江镇与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两家企业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其中,新签约引进竹产业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3条标准化、现代化竹重组结构材生产线。

通过科技特派员定点帮扶形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带头推动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新工艺和新产品创制”科技成果运用到结构用竹重组材生产项目中,为相关企业提供户外组材、竹重组材技术服务,并为林农提供林下经济植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同时赠送竹子害虫防治药剂与设备,助力该镇打造集毛竹抚育、深加工、科学研究于一体的毛竹产业园。

据介绍,长江镇通过毛竹制成的玉扣纸,有“长江纸贵,有胜洛阳”的美誉,玉扣纸成为清朝光绪年间的贡纸,远销珠三角及东南亚各国。该镇的“土法造纸技艺”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凌溪村建立了传承保护基地。而凌溪村还是中共五岭地委领导粤赣湘28个县革命武装斗争的所在地。

为了发挥上述资源优势,该县推出“寻根粤北红色之源,探秘仁化竹海茶乡”旅游线路,并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同时,当地推出玉扣纸和竹制品为主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大力开发竹笋美食、竹筒饭餐饮、竹制农具农耕、竹制品手工编制、养生度假等一系列休闲业,开发林下竹笋、竹荪等生态富硒产品,全力把毛竹打造成“富民产业、经济支柱产业、生态旅游养生产业”。

挖掘竹林生态文化

除长江镇外,仁化县通过招商引资,今年新签约、新开工了一系列竹产业项目。其中,一企业与中国林科院木材所、省林科院等单位合作开发的“竹重组材制备关键装备研发”项目,获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第五批)项目立项。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正在建设的竹木纤维复合环保新材料生产线及竹重组材示范生产线,主要生产集装箱底板、竹重组材,促进竹产业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而位于周田的竹产业科研基地,以竹子等作为原材料,利用植物纤维筛选分离器和竹子爆破分丝榨汁机,根据“牛吃草拉出纤维”的原理研发制造了一套新型清洁制浆设备,并于近日开始试生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立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势,仁化县各地传承和发扬竹制品编织文化,挖掘竹林生态文化,逐渐发展起了竹科普游、竹研学游、竹制品编织体验以及竹文化浓厚的农家乐、民俗客栈等,带动竹产区发展旅游业,推进毛竹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 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