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世纪前后,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时期,人类文明在精神思想领域,不分东西方几乎同一性地出现了巨大突破。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印度的释加牟尼,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波斯的琐罗亚斯德,还有中国的诸子百家!

春秋时期的中国,几乎涌现出来自古最伟大的一群思想家——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商鞅……

那个时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才能孕育出如此灿若繁星的伟人?

一、觉醒的轴心

所谓的人类轴心时代,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的,跨度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那个时代,是人类从“无序的恐惧”向“人性的觉醒”的过渡期。

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突破期”,它结束了几千年“上古”文明。上古文明,像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中国土著文化,其本身规模可能十分宏大,但却没有显示出某种觉醒的意识。与轴心期相比,轴心文明之前古老的文化似乎罩上了面纱,人仿佛仍未真正苏醒过来。可以为之佐证的是,任何未同轴心期获得联系的民族仍保持“原始”状态,继续过着已达几十万年的非历史生活。

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花。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故这个时代产生了至今仍在我们思考

历史上的轴心时期(历史的轴心春秋时期)(1)

二、突破的轴心

上古时期,各种原始宗教一直统治着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类也一直专注于对神性的探索。任何危机的出现,人类都将其归因于对神的触犯,由此,人类的祭祀越来越残忍,各个文明的原始献祭,都有献祭活人的历史,这种“虔诚”,是人类在前轴心时代愚昧、恐惧和残忍的明证。即使出现了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中国古文化,但人类普遍没有摆脱宗教的统治,更没有质疑过宗教的权威,就像玛雅文明中充满了活人献祭的状态。

历史上的轴心时期(历史的轴心春秋时期)(2)

这一状态在轴心时代终于被突破,诸多贤哲开始放弃对神学问题的探索,突破了宗教神话的那种纯粹感性的、原始的思维模式,开始用理性的、道德的方式进行思考,转向人类自我本身,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诞生,人在精神上成为真正的人。

在中国,孔子创立了中国的儒学思想,提倡“仁爱”、“忠恕”,他关注的不是上天和鬼神,而是现世,是人所能认知的世界;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他认为,如果人类没有培养出对整个人类的关爱之前,那么,爱国和爱家只会变成狭隘的集体自我中心主义......

轴心时代的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在那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先后几代哲人、志士,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那是一个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同样,印度的释迦摩尼,希腊的苏格拉底,以色列的耶米利,众多先贤们不约而同地开始正视人性这个问题。无疑这是对人的意识的统一突破,是伟大的突破。

三、阵痛的轴心

所谓阵痛,可能是引发轴心时代的动因,也可能是轴心时代的改变带来的结果。

可以看到,所谓轴心时代既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思维建构的过程,总之是一个人类意识大爆炸的时期。新的意识的爆炸,一定伴随着旧的思想的崩溃,新旧冲突之下阵痛也就在所难免。

在轴心时代,世界各个文明无不处在社会动荡,比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是战火连绵,几无平安。各种兼并战争、诸侯争霸、阴谋诡计几乎在极端的时间内同时涌现,阵痛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痛苦,而阵痛之后的光辉却是全人类的希望。

历史上的轴心时期(历史的轴心春秋时期)(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