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我父亲因病去世以后,我母亲跟我们谈起箱子的事,她说这个箱子是你父亲生前留下的一个宝贵的东西,因为这个箱子里面记载了他对张学良校长的怀念,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记载。”在大连博物馆中,有这样一个箱子,它表面斑驳,饱经岁月“摧残”,而它曾经的主人正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1932年7月,刘长春正是拎着它在洛杉矶完成了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次亮相。刘长春的儿子刘鸿图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箱子对父亲来说意义重大,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尤金半决赛安排(尤金闭幕剑指巴黎)(1)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上刊登了第四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相关内容,同时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得到奥运会金牌?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24年后,刘长春给出了第一个答案。“1932年的5月份,大连的《泰东日报》发出一个消息,新国家派运动员参加第十届运动会(奥运会),这个新国家指的就是伪满洲国了。我父亲就在北京的《体坛周报》上发表声明: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岂能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很多爱国人士和学生就发出了呼吁,不代表满洲国,为什么不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呢?”

尤金半决赛安排(尤金闭幕剑指巴黎)(2)

就这样,1932年7月,刘长春孤身一人,代表中国站上了洛杉矶奥运会的男子100米和200米赛场,但两个项目都未能进入决赛。此后中国田径事业虽逐渐开始发展起来,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并不理想。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体育事业才得以走出国门,吸收借鉴来自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我国田径事业在铁饼、铅球等多个田径项目上有了起色和成效。如今,中国田径事业的发展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跑、走、跳、投多点开花。

尤金半决赛安排(尤金闭幕剑指巴黎)(3)

“比赛发枪,苏炳添起跑加速不错,苏炳添领先!顶住!苏炳添加速!保持住!苏炳添冲刺!苏炳添小组第一!”在刘长春之后,苏炳添在2015年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进入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的中国人。在今年尤金世锦赛上,王嘉男更是获得了中国田径史上第一个男子田赛世界冠军,朱亚明为中国男子三级跳远实现世锦赛奖牌零的突破,冯彬继2011年李艳凤在大邱世锦赛夺冠后时隔11年再次获得女子铁饼金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

尤金半决赛安排(尤金闭幕剑指巴黎)(4)

这一路走来,伴随着中国田径事业的发展和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奥运三问”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也有了答复。在“奥运三问”提出的76年后,许海峰成为中国首位奥运冠军,给出了第二个答案,100年后,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全体中国人给出了第三个答案。在今年2月,北京还成功举办了冬奥会,更是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尤金半决赛安排(尤金闭幕剑指巴黎)(5)

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从奥运三问到双奥梦圆。正是这些年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奠定了中国田径和中国速度在奥运赛场闪耀的基础。未来,我们期待中国田径健儿能在巴黎奥运会上续写辉煌。

尤金半决赛安排(尤金闭幕剑指巴黎)(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