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善者是(择其善者而从之)(1)

大数据时代,我们置身于喧嚣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当最初的新鲜感一闪而过,剩下的将会是茫然无措。其实,关于该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声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启示我们应广泛听取各种声音,再从中筛选出有益的信息用以充实和完善自己。这一哲思对处于当今这个多彩时代的我们来说,更有着重要意义。

“择其善者而从之”,首先应做到的是广泛听取各种声音,即“兼听博闻”,否则何来“择”的素材?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广泛听取身边的各种声音,是捕捉时代风向的最快捷方式。只有积极地去听,多听兼听,才能得到争立时代潮头,谋求更好发展的机会。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善者是(择其善者而从之)(2)

现在网络上“键盘侠”“喷子”层出不穷,常因观点不同而产生激烈冲突。他们往往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当听到不同声音时,不仅不能理性思考,接纳,甚至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这种偏听偏信、唯我独尊实际上是作茧自缚,是亲手扼杀自己开阔视野,创新思维的机 会,长此以往只会导致思想狭隘与精神闭塞。《论语》中曾提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和“君子尊贤而容众”,这启迪我们,一个人若想成长,必先学会包容多种声音,接纳不同见解。此外,由于立场不同导致的观点差异,也警醒我们了解事情时要兼听各方意见,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至于“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前段时间“老师体罚学生致其咳血事件”与“清 华男生性骚扰学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后却“反转”惊人。其相似之处在于网友只听取所谓“受害人”的一面之词,便自以为正义地去中伤无辜者。愿此后兼听之风能被发扬,此类恶性事件不再有滋生的土壤。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善者是(择其善者而从之)(3)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字更依赖于我们的智慧与价值取向。“兼听”能使人抓住时代潮流,但若“从”了错误信息,只能南辕北辙;“兼听”各方当事人的意见,若“从”了伪善造谣者,也只能助长邪恶。此时,冷静而深刻的思考与对核心价值、底线原则的把控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如在丁真爆火时,有旅游机构蹭其热度打造相关旅游品牌,后随着丁真一度人设“崩塌”吃尽苦果。于我们而言亦是如此。选择认同什么声音,要结合自身需求与实际情况。听得衡水中学学生的“鸡血”作息时间表就盲目模仿,殊不知回我们需要的是拼搏的热情而非形式上的模 仿。这类毒鸡汤已害得不少学生既失去宝贵的健康,也没取得足以偿失的成绩。“择”之关键,由此可见。

“择其善者而从之”不是要屏蔽杂音,而是应懂得于嘈杂声中汲取精华。既不至于偏颇狭隘,更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兼听博闻,择善而从,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意义重大,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与君共勉。

,